近年来,重庆市秀山县隘口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以“三增行动”为主抓手,以“强村公司”为突破口,以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引领镇为主线,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绘就了一幅“有山水、有颜值、有产业、有内涵”的巴渝和美乡村新画卷。
着力“塑形”,村容村貌“颜值”全面改善、着力“壮骨”,富民产业“品值”不断提升、着力“铸魂”,乡风民风“气质”有力增强,三个“着力”,成功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引领镇,迭代实施“三增行动”,奏响和美乡镇“交响曲”。
“我们打造的“羊角小院”“紫砂小院”“书香水点”“金楠上寨”“孝和细沙”等院落各具特色,突出院落底蕴,实现“一院一景”“一村一韵”,成了山水隘口的靓丽风景线”。
隘口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隘口镇持续培育好“庭院经济”、管护好“特色产业”,围绕“一药两茶”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4万亩,其中山银花、黄精等中药材2.1万亩,茶叶7500亩,油茶2900亩。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参与“院落微治理”,持续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实效。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新路径,坚持“四治融合”,积极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村民共建和美家园、共讲小院故事、共育文化新人,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隘口镇先后引进5家市外企业,合作经营山银花、黄精饮片、中药材育苗、竹笋加工、茶叶加工等项目,为产业注入新活力。东坪村首创智能温室大棚种植黄精,亩产提升60%,应用物联网监测技术推广至平所村,屯堡村茶叶基地、坝芒村山银花基地,精准防控病虫害、优化施肥,产品优质率提升25%。创新成立镇级“强村富民公司”,构建“党建引领+政策赋能+项目支撑+专业操盘+农户受益”联农带农长效机制。建立农产品跨境供应链,干竹笋、山银花等特色产品成功出口东南亚,首次实现外贸产值,开辟产业增值新空间。
提质焕新“传统村落”,筑起古韵东坪“乡愁梦”,古村焕新,在保护与再生中筑牢乡愁底蕴,修旧如旧守乡魂,坚持“以用促保”理念,对叶家寨、张家寨等65栋明清土家木屋实施“原貌改造”,保留穿斗式结构、雕花窗棂等建筑基因,使木屋群成为文旅融合新载体。
乡风润泽,在传承与创新中凝聚精神合力,文化活动凝乡情。传承秀山花灯、余家摊戏等非遗,“花灯”从祠堂跳进院坝,叶家寨“孝道文化团年宴”为7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系围巾,打糍粑、踩高跷唤起三代人的乡愁。
隘口镇东坪村2022年成功创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民宿经济聚人气,基础设施的完善带来了旅游热,村民自发打造美丽庭院,发展民宿,目前东坪村正融入全镇“农文旅”发展规划,探索“民宿+研学+康养+体验”产业链,暑期吸引大学生“三下乡”和退休老人避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体验农耕,感受百年古井和传统村落的历史底蕴。(张晓峰 重庆秀山隘口镇政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