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重庆发布十大农业科技成果

“我们就是要通过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12月10日,在重庆市潼南区召开的全市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上,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任、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表示,按照规划,到2025年,重庆市重要农作物种源技术攻关将取得明显突破,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关键农机装备创制取得初步成效;到2027年,重要农作物种源自主品种市场占有率将明显提升,畜禽种源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2035年,重庆市将形成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11.png

此次会议发布了全市农业科技十大成果,同时在2025年50项农业主推技术中选择了10项进行重点介绍,涉及宜机化区中稻-再生稻全程轻简优质丰产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方猪全产业链现代标准化生产、山地特色鱼菜共生种养循环绿色高效养殖、城口老腊肉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助力新优科技成果、种养技术转化、推广,推动全市农业科技含量再提升。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十大成果包括:家蚕基因产业技术、庆油系列油菜、SPF猪、柠檬干湿法果胶生产线、渝州白鹅配套系、柑橘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应用、农业产业数字一张图、鱼菜共生智能工厂关键技术装备创制及产业应用、替代抗生素的猪用饲料添加剂“腺苷七肽”、30马力自走履带旋耕机。

其中,庆油系列油菜品种含油量高、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庆油3号2022-2024连续三年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

柠檬干湿法果胶生产线则突破了果胶提取的高效化与纯净化瓶颈,可实现果胶、精油、柠檬汁的联产,高效利用提取液,可减少提取后废水的排放,为世界首创。凝胶强度和果胶年产量均为世界第一。

刘贵忠介绍,实施好农业科技创新“6310”行动,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一是要培优做强创新主体,充分发挥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和市畜科院等涉农科研院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农技总站、市畜牧总站等专业机构技术推广、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研发创新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建好用活科研平台,争创落地一批新的平台,加快推进一批在建平台,激活提升一批原有平台。要攻坚突破核心技术,强化联合攻关、联盟攻关、协同攻关。

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要外引内育科技人才。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多形式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全方位培育人才。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对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 、产品创制的不同人才开展分类评价,调动各类创新人才积极性。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要建立健全以信任和激励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科技工作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担当,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他们爱农敬业、潜心研究、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全面释放创新动力活力。

重庆市潼南区作为重庆首个区县级数字农业大脑进行了现场展示。这个“大脑”将27类地块进行了无缝叠加,实现一张图统揽,推进土地流转、土地交易在线交易,还落地了AI蔬菜种植模型、数字育苗工厂等应用场景,引领推动种植效益提升2至5倍。

重庆市潼南区委书记文天平表示,下一步,潼南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优秀企业交流合作,找准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勇立潮头、科创未来。(文戈 晓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