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促进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重庆经济管理学会于近日走访重庆粮食集团。此次走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让经济管理学会更好地了解粮食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策略,为学会的研究和服务提供实际案例;另一方面,也为重庆粮食集团提供了一个与学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企业汲取新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此次走访,双方可以共同探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重庆市经济管理学会会长舒渝华,在经济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柳林,积极组织学会各项活动,为学会的发展和会员单位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此外,学会还汇聚了众多专家顾问,有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重庆市经济管理学会专家顾问余远牧;重庆市政府原常务副秘书长崔坚;重庆市经济管理学会名誉会长白渝平等,他们为学会的研究和服务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重庆粮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监事会主席史强,中欣粮油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璐凯,集团团委书记郭秀文、植物油脂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张西文等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此次走访活动。
据悉,重庆粮食集团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2007 年,重庆粮食集团由市政府批准成立,通过资产重组整合了全市 37 个区县 300 多家国有粮食企业和原重庆粮油集团。成立后的重庆粮食集团迅速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规模最大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年经营量达 250 万吨,年销售收入 30 多亿元。
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涉及粮油购销、粮油制品、饲料加工、境内外优质粮油基地建设、粮油产品进出口贸易、仓储保管、物流配送、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酒店管理等多个方面。旗下拥有 “红蜻蜓” 食用油、“人和” 大米等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在 “十二五” 期间,重庆粮食集团由于大量举债、盲目投资国内外 21 个项目全部失败,亏损逾 50 亿元,经营发展举步维艰。但集团并没有放弃,2021 年新班子坚持 “新官理旧账”,积极采取措施自救。通过拜访金融机构、推出资产公开转让、创新债务重组方式等,逐渐化解了债务风险。同时,集团还通过出清 “僵尸企业”、压缩管理链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措施,为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近年来,重庆粮食集团不断优化布局,加快资产处置和盘活进程。通过转让巴西格林公司股权等境外资产,以及处置国内低效无效资产,有效实现止损治亏。同时,将目光投向粮油主责主业,增加企业资本金,投资主业发展项目,增强了主业发展实力。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重庆粮食集团实现了涅槃重生,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经营业绩不断提升。2024 年 1-10 月实现营收 18.72 亿元,利润总额 0.86 亿元,同比增长 52.2%。集团还拥有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 4 个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拥有有效专利 46 余项,荣获 “中国十佳粮油集团”“重庆企业 100 强”“重庆市为国建功立业功勋企业” 等荣誉。
会上刘波分享了企业扭亏为盈的经验,集团积极应对企业面临的债务困境。为重塑信用,集团一次性推出 83 宗资产,在产权交易所专板公开挂网转让,主动接受金融机构监督。在此基础上,创新采用 “打折” 和 “留债” 协议重组金融债权的方式,以市场化出让部分优质股权,所获资金用于化解金融债务。这种方式既没有通过司法程序,也没有引起粮食安全的负面舆论炒作和产生实质信用不良,实现了各方共赢。通过债务重组,集团累计减少债务本金 50.42 亿元,资产负债率从 2020 年末的 168% 降至 2023 年底的 70.5%,彻底化解了债务风险。
“十二五” 期间投资失败产生的大量低效无效资产和 “僵尸企业” 成为重庆粮食集团发展的沉重包袱。为此,集团针对每户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 “一企一策” 的方式精准改革。通过司法破产、强制清算、吸收合并、经营盘活等手段,出清 “僵尸企业” 12 家,有效堵住了 “出血点”。同时,坚定 “压缩管理链条” 行动方向,通过纵向吸收合并、横向重组合并、业务剥离清算关闭、股权转让等方式,压缩企业 11 户,彻底改变了子、孙公司散小弱、管理低效的局面,为集团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以巴西格林公司股权转让为例,重庆粮食集团在 2023 年成功推动阿根廷金希望公司股权转让的基础上,将巴西格林公司股权转让作为 “三清三减三增” 专项行动的 “一号任务” 强力推进。发布 “重庆粮食集团资产处置专栏”、向国内外 40 余家涉粮涉农业务发函推荐、广泛征集潜在意向买家、公开挂牌…… 最终,巴西格林公司 100% 股权以 3.83 亿元在重庆联交所成功转让。此外,集团加快推进资产权证办理,取得 20 个土地、房屋权证,权证面积 2.1 万平方米,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权证问题。同时,将目光投向粮油主责主业,给旗下凯欣油脂公司、健康产业公司、巫山粮食公司、万盛粮食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等 5 户企业增加资本金 2.58 亿元,投资 1.67 亿元建成潼南油厂等 6 个主业发展项目,增强了主业发展实力。
至今重庆粮食集团拥有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 4 个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其中,凯欣粮油有限公司成功设立 “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市粮油行业唯一入选单位,有效填补了该市国有粮油企业在该项目上的空白。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加快博士后青年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后,在油脂油料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论文撰写和投稿、项目研究结题以及发明专利申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庆粮食集团还拥有有效专利 46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 2 余项,软件著作权 1 项。这些专利涵盖了粮油生产加工、仓储保管、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庆粮食集团荣获了众多荣誉称号。集团先后荣获 “中国十佳粮油集团”“重庆企业 100 强”“重庆市为国建功立业功勋企业” 等荣誉。旗下 “红蜻蜓” 食用油品牌先后荣获 “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品牌 ”“中国十大食用油品牌”“中国十佳粮油标杆品牌”“中国十佳”“重庆市著名商标” “粮油 (食品) 影响力品牌”“重庆老字号”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集团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在座谈交流会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余远牧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重庆粮食集团在困境中实现涅槃重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粮食集团在面对大量举债和项目失败的艰难处境下,能够积极采取债务重组、清理 “僵尸企业”、盘活资产等有效措施,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精神。余远牧强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创新的思维,重庆粮食集团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鼓励粮食集团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重庆市经济管理学会专家顾问崔坚在交流会上指出,重庆粮食集团的改革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认为,粮食集团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创新采用 “打折” 和 “留债” 协议重组金融债权的方式,实现了各方共赢,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同时,崔坚强调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 “一企一策”,精准改革,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文戈 秦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