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人大三年磨一剑破解群众“就医难”

“我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以往经常往返医院挂号开方拿药,年纪大了路又远,非常不便,现在好了,医生定期到村里来看病,医保还能减免,真的很方便。”近日,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高桥村村民杜大爷谈及自己看病感受,心里充满喜悦。和杜大爷一样,村民们体会到的就医变化,离不开大兴镇人大近三年来持续紧扣群众就医难题,小切口破题监督,纵深支持发展,促进镇中心卫生医院加快突破,构建起区镇村三级联动的便捷医共体健康服务体系,让群众看病省心省时省力。

就医难,难在何处?

“上医院麻烦,什么都要排队。”

“医生护士的态度不好。”

2022年6月,璧山区大兴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到大兴镇中心卫生院走访调研,现场体验群众就医情况,群众向代表们反映。

“这些看上去是小事,但实际却是群众看病就医大事。”大兴镇人大主席周国福说。这场代表就医体验,拉开了大兴镇人大关注便捷就医、破解看病难、促进辖区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序幕。

就医难,难在何处?当年9月,大兴镇人大主席团决定对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工作评议,找到难点,对症下药。为确保评议工作取得实效,大兴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对评议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在通过村(居)代表小组活动、人大代表“家站”接访、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集对镇中心卫生院工作意见建议基础上,11月召开专题评议会,组织代表实地走访卫生院急诊楼、门诊室、药房等诊室及中医馆,了解卫生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患者就医体验、改善就医环境、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与病人交流就医情况,听取医院负责人工作报告,结合调研情况,与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一道,围绕群众“就医难”,共同梳理出服务态度生硬、医疗流程烦琐、医疗设备落后等6个方面15个具体问题,代表们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建议镇中心卫生院在提升医护质量、改善医疗环境、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升效能,重点聚焦群众就医难问题,作整改。

回头看,满意度提升几何?

“现在条件好多了,村医定期入户为我测量血压,还教我如何正确用药。”2023年6月,大兴镇人大主席团对评议镇中心卫生工作开展“回头看”,聚焦“群众就医难改善”情况开展实地走访调研,龙飞村民蔡婆婆对上门走访的代表说。

在随后召开的“回头看”现场督办会上,大兴镇卫生院负责人专题汇报工作评议整改情况,他说,在各级领导及人大代表的支持下,大兴镇中心卫生院多措并举,解决便捷就医难题初见成效,比如着力构建紧密型医共体;与区人民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远程诊疗中心”,设置专家诊室;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每月开展入户随访等服务;开设便民门诊;设置用药咨询窗口;为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开设早中晚预约门诊;设置“首席村医”;开展巡回诊疗服务;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开通行政村卫生室医疗报销服务等创新举措,为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最后在对卫生院工作评议问题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97%,代表对镇中心卫生院便捷就医满意度大大提升。

盯到干,短板如何补?

“大会共发出测评票76票,收回测评票76票,其中卫生健康工作获满意票76票……”

今年10月,大兴镇召开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其中一项议程是听取和审议镇人民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这是该镇人大“季会制”坚持民生导向,紧扣群众就医难题,纵深支持镇公共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又一重要举措。

1.jpg

会上,代表们在审议镇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再次聚焦群众“就医难”问题,指出全镇公共医疗服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基础医疗设施不能满足辖区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资源不均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患者认知不足等短板。针对这些问题短板,代表们建议镇政府要加大对镇、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化对医疗资源的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村(社区)卫生室倾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医患信息互通,减少患者转诊重复检查开药的情况,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

三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大兴镇人大一手抓监督不护短,一手抓支持动真格,推动辖区医疗系统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为构建快捷方便的群众就医环境发声发力,让群众就医之路更加顺畅。(彭文华 杨鲲鹏 柏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