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赵晓辉教授团队成功为不能平卧78岁心梗患者支架手术。
在自主研发的介入座椅上,完成国内外首例端坐位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开创了危重症冠脉介入手术新篇章。
据了解,来自重庆的庞大爷是一名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闷、气促陪伴他近10年,1个月前,他的病情加重,还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晚上睡觉也不能平卧,只能半卧位躺下,走几步路就累得喘不上气。到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被立即收治入院,全面检查后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III级、高血压3级、心房颤动,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病情严重,立即安排手术。”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冠脉团队在第一时间内就为老人安排了手术。由于患者心衰症状重,平卧后出现严重的气促,手术无法完成。老人又被送回监护室进行保守治疗,8月13日,患者心衰心梗指标明显升高,病情突然恶化。
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赵晓辉教授带领冠脉团队反复研讨老人的病情,决定采用自主研发的手术座椅,让老人在端坐位情况下接受急诊介入手术。
手术前,一把特殊的“手术座椅”被推进了手术室,赵晓辉教授率冠脉团队马弋力、蒋雁冰、王英民等医生精准地调试了相关的仪器设备及患者坐姿位置及造影角度。通过术前的慎重评估、术中团队精密协作,克服种种困难,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成功的开通了近似闭塞的前降支,并植入一枚支架。术后患者心绞痛及心衰症状缓解明显,心脏射血分数从38%增加到63%,心衰及心梗标志物快速回落。
赵晓辉教授称,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是心脏的极危重症,也是世界级的医学难题和亟需攻克的技术堡垒,更需要尽快开通问题血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晓辉教授和科室黄岚教授,晋军主任等本着“医者仁心,一切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初衷,提出端坐位介入治疗的新概念,于两年前就开始研究,经过设计、制作、反复调试和试验,研发出适合端坐位患者的手术座椅,为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救治提供了更快更好的救治策略和技术。(李春梅 马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