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王浩作了重要讲话,发出了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音。这段时间以来,创新浙江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12月9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关情况。
会上,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介绍,创新浙江的主要特征是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动力支撑是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强省”建设,路径抓手是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双一流196”、高校基础设施提质等重大工程。
目标要求方面,到2027年,浙江将力争实现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到2030年,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基本建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创新浙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标识。到2035年,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全面建成并向更高水平迈进,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锚定目标加油干,笃行实干促落实。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鹰忠介绍,接下来,浙江将做好“两篇大文章”,筑牢一个底座,强化两个保障。
具体而言,浙江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体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同时统筹布局大模型、数据、算力、场景、科研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
在保障方面,浙江将加强财政、金融、用地用能等政策支持保障,优化整合提升存量政策,增强政策兑现的及时性、便捷性、可操作性。健全完善一体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工作推进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营造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施叶中 虞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