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浙江“多规合一”改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这几年,浙江组织编制了浙江省首部“多规合一”的规划——《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并于2023年12月21日获得国务院批准。
2月2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的相关情况。
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顾浩介绍,《规划》有机融合了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定位、土地利用规划刚性管控、城乡规划科学布局的优势,统筹了城市乡村、陆地海洋、地上地下空间开发保护,系统解决了过去各类规划种类繁多、各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效率不高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多规合一”。
浙江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交汇区。
《规划》明确了空间战略定位,为打造国土空间治理省域样板提供了方向。“到2035年,浙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65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67万平方千米。”顾浩说。
同时,《规划》充分体现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统筹协调细化落实了自然资源保障、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空间控制线,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此外,《规划》完善了浙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格局和高质量一体化的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到2035年,构建形成“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优化高效和美的农业农村空间方面,《规划》提出集中保护和建设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金衢盆地、温黄温瑞平原等四片现代农业生产集中区,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空间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落实了杭州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江郎山丹霞地貌等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空间和管控要求,创新空间要素保障,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规划》是浙江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下步,浙江将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提升空间治理数字化水平、强化规划实施评估,推动《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实现。(施叶中 虞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