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牡蛎季节,西店镇的牡蛎养殖户在海塘、岸边、加工小屋来回穿梭。这片区域有广阔的海涂、肥沃的海水,是牡蛎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2023年,西店镇海上牡蛎养殖面积达3241亩,(带壳)产量约11261吨,产值约1.1亿元。
1月28日,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宁海县政府新闻办和西店镇人民政府承办的“迈向共富路·今天我发布”宁海西店牡蛎专场发布会在宁海县西店镇新城广场举行。
发布会现场,西店镇铁江村村民、牡蛎文化馆馆长邬双海为大家展示了牡蛎的聚石养殖法、敲蛎工具、水泥条立体养殖法和皮带蛎养殖法。他说:“牡蛎产量少,3年才能长好一批,效率低村民收益低。现在发动机代替了人力,一天能来回好多趟,皮带蛎轻、产量又高,牡蛎1年就能长好,下海采牡蛎的效率大大提高,村民收入增加了不少。”
西店牡蛎养殖区域处于咸淡水交界处,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饵料生物充足,非常适合牡蛎的生长,加之沿海多礁石,为牡蛎苗提供了良好的栖身之所。
近年来,宁海县海洋渔业部门依托上级主管单位和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开展了三倍体牡蛎引进、本地牡蛎良种培育、新型养殖模式探索等多方面试验,以实际行动助力产业发展。2001年西店被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授予“牡蛎之乡”称号;2022年,“西店牡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地理标志注册证明商标。
“在过去,每个村的牡蛎养殖户都是‘单打独斗’,规模不大,村民收入也比较低。”西店镇铁江村党支部书记邬华飞说。
为了增强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铁江村、海洋村、团堧村、石孔村、望海村联合宁海盛宁水产有限公司、宁海县和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如今,村里打造了牡蛎养殖生产区,搭建了靠海的生产屋,打通了下海通道,改善村民生产环境的同时也能提高生产工作效率。
如今,西店镇牡蛎养殖户有200余户,小小牡蛎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西店牡蛎正通过各种渠道销往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搬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虞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