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省政府从2019年起相继部署推动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并将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三大基本单元列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标志性成果。
通过四年多来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共富基本单元建设已形成全域规划引领、示范项目推进、政策技术支撑、理念模式创新的工作路径,并从“点上创建”迈向“全域推广”。
近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有关情况。
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应柏平介绍,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272个城乡风貌样板区,择优选树104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
去年浙江推动落地292个“共富风貌驿”、144个“口袋公园”。这些节点已成为共同富裕的集成窗口、城乡风貌的微观展厅、群众身边的共享客厅。
为助推从“单点”到“全域”,基本单元引领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浙江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推动城镇“5分钟—15分钟公共服务圈”日益完善,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常山县芳村镇以1967年轴承厂旧址为场景突破口,将其改建集旅游、展览文化、食宿于一体的共富综合体,去年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7余万元。
这正是浙江做好“共富+产业”的聚合文章的生动实践。
到2025年底,全省累计创建未来社区1500个以上,城乡风貌样板区430个以上,未来乡村1000个以上。
2021年以来,浙江通过制定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评价办法和建设导引,公布三批次687个创建村名单,到2025年预计建成1000个以上各具特色的未来乡村。
在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浙江深化运用先行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理念方法,率先探索走出示范引领新路径。
未来乡村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总体架构,集成推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进一步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目前,全省已建成未来乡村567个,完成投资290多亿元,取得明显成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宗明说。
2023年80%的未来乡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乡村产业逐步转型,农文旅融合、民宿开发、电商贸易等乡村新业态蓬勃发展。(虞诗君 施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