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故里、珍珠之都、袜业之乡……说起浙江诸暨,它拥有很多金字名片,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起源于当地的“枫桥经验”。
上世纪60年代,诸暨创新打造的“枫桥经验”管理模式成为全国平安建设的一大法宝,是社会管理方法的先进标杆。近年来,诸暨传承创新血液,依托“枫桥经验”的金字招牌,抢抓数字经济产业风口,全力打造智能视觉集聚发展新高地,利用“科技赋能”加速产业升级。
2022年,诸暨智能视觉产业平台入选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第四批培育名单,2023年被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智能视觉产业链成为省“链长制”示范试点。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落地诸暨经开区、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落户诸暨经开区,更成为诸暨阔步迈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路上的重任。
为赋能诸暨经开区招商引资全周期、产业发展全链条、人才创业全旅程、营商环境全方面、基金管理全流程的提质增效,诸暨市开发委联合科大讯飞着手建设诸暨经开区智慧园区项目,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在招商提质、产业分析、高效管理等方面初具成效。
精准挖掘,助力招商提质
如何寻找招商线索,是招商引资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
面对海量的企业数据和市场数据,传统的招商模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信息宝藏,为高效挖掘招商线索带来强劲动力。
“基于数据的挖掘整合治理及多维度分析,诸暨经开区打造了精准招商系统,智能匹配全国企业,从产业深度洞察、招商线索精准获取、招商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升招商质效,系统建设包括精准招商、招商资产管理与匹配、招商政策兑现管理、招商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业务模块,综合助力提升诸暨经开区招商工作的数字化管理能力。”诸暨智慧园区项目经理徐良飞说道。
在辅助招商方面,通过设置不同的检索条件筛选相关企业,筛选结果会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企业经营动态、知识产权、融资历程、舆情信号等信息,帮助招商人员在招商沟通前快速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同时,系统能够基于招商预测模型,结合企业经营、资本布局、企业创新等核心要素对企业外迁信号进行预测,筛选高信号的企业信息,推荐适合招引的企业清单,完成招商线索的快速匹配。
与此同时,系统通过构建“一产业,一图谱”全景洞察分析体系,按照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构建招商图谱,精准定位产业链各细分节点强链、补链、延链环节。
“通过对智能视觉、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链的数据挖掘,我们建立了产业大数据中心,完成本地产业研究和分析,并搭建本地产业指标评价体系。”诸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处工作人员介绍道:“产业大数据中心集成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从上中下游到应用层、硬件与装备层、算力算法与数据层、平台与技术层绘制产业链图谱,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瓶颈与机会分析,挖掘优势细分领域中的重点企业,明晰招引重点和方向,为招引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当前,基于诸暨经开区50余家生命健康产业、100余家智能视觉产业的企业分析,系统为链中缺失的企业类型定向推送,通过招商平台对招商项目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建链、强链,提高招商效率达50%以上,以高水平招商引资为产业发展赋能。
协同处置,实现安全高效管理
招商之后,随之而来的难题便是如何保障这些企业和项目在规建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高效。诸暨经开区智慧园区针对性的打造了“项目监管”“地下管网”“基金管理”“绿色低碳”等应用,提升对项目建设的智慧管理。
诸暨市开发委建设处副处长应路亮介绍:“为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的标准规范,通过‘项目监管’对经开区区域内各项在建工程项目信息、项目进度、履约跟踪记录、项目报告等进行主动监管,当发现异常事件时及时提醒相关责任人处理,实现事前隐患预防、事中及时预警、事后精准追溯。”
目前,系统已接入656路视频监管设备,已有11个工程项目纳入监管。此外,市民也可通过“随手拍”功能进行违规事件的上报,只需拍照上传系统就能完成精准分发、快速处置、智能分析、满意回访的全流程闭环处理。
“由于经开区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在工程施工挖掘过程中,易出现破坏地下管网的情况,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施工进度。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我们对经开区主要道路和重点招商资产的地下管网进行建模,有效规避挖断管线等事件。”诸暨市开发委工程管理部副经理金潮涌说道。
通过“地下管网”应用,诸暨经开区实现综合管线设施基础数据、运行数据、业务数据与模拟数据的“综合管线一张图”,实现地下管网资产数据化、管理数字化、应用便捷化,全天候守护城市动脉。
当前,诸暨经开区智慧园区正在加速数智化建设,不断打磨升级数字化平台、深化智慧场景应用,助力构建智能视觉集聚发展新高地、打造产城融合的科创示范区,致力于将诸暨经开区智慧园区打造成为诸暨的又一名片。(虞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