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20周年,杭州钱江世纪城发布“双一流”发展规划

11月21日,钱江世纪城建城20周年暨“双一流”发展规划发布大会上,汪顺受聘为这座“亚运之城”的赛会名城品牌官,他将为世纪城一流赛会核心区代言,向国内外更好地宣传推广赛事体育运动。

从“亚运之光”到“世纪之光”,在建城2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世纪城正式发布“双一流”发展规划,锚定下一个20年的“航向”。

1.jpg

数据显示,世纪城每年新增人口逾三万,每年新增市场主体超过三千,创造了连续六年两位数增长的“世纪城速度”,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规上服务业营收迈上“千亿级”台阶。

钱江世纪城党工委书记秦剑云形象地比喻道,“前20年,世纪城从一个新生儿成长为小伙子。后20年,就要从毛头小伙成长为壮年人,更加强大,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感。“这是一个40岁的世纪城将要完成的‘家庭责任’。”

锚定“双一流”的世纪航向,世纪城将围绕“一流赛会核心区”定位,重点打好体育、会展、文化三张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会之城。

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原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汤海孺认为,“双一流”发展规划是推动市级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重要举措。在目前杭州“多中心”的格局下,能更好地突出“钱塘江中心”的资源优势,壮大总部经济和赛会经济。

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世纪城的20年,是萧山由县域向大都市全方位跃升的一个缩影,更是杭州从“三面云山一座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跃升的光辉成就。站在全新的时空方位上,世纪城要迭代升级CBD的思路和理念,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城市品质新高地、人才集聚新高地和“后亚运”发展新高地,成为萧山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顶级版,也代表杭州站上世界舞台,参与国际竞争。

据悉,世纪城将按“两步走”节奏,全力开展“产业融振、空间融拓、配套融优”三大行动,解决城市空间保障、发展动力和城市人文活力等三大瓶颈,系统推进“双一流”建设,力争五年树标杆,年GDP超400亿元、年财政总收入超200亿元,落地知名赛展35个;十年立潮头,这三项指标实现“翻番”。

如何从更大的时空角度看世纪城的前20年和后20年?两个点至关重要,一个是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和“亚运三馆”场馆群,另一个是亚运村和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

前者的谋划起于2006年甚至更早。当年3月,世纪城围绕“一年全面启动”总体要求,大规模整村拆迁启动,到2009年10月28日,国博开工奠基,世纪城城市化、国际化建设序幕由此拉开。直到2016年,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这里召开;后者的布局同样“挑战常规”。把亚运村建在城市CBD里,这是杭州的“创举”。

围绕钱塘湾未来总部,世纪城将打造中央商务区升级版。秦剑云介绍说,“这里将集聚新金融、新科技、新商贸、新文娱、大健康5大核心赛道,形成12条标志性产业链。”

据悉,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包括核心区和启动区,总规划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将借鉴深圳湾超级总部和上海徐汇西岸金融城的开发经验,在楼宇方案先进性、重大项目引进、开发运营模式等方面做突破,探索有利于打造世界级中央商务区的成片开发模式。

由于核心区和启动区分处世纪城东西两大单元,接下来,世纪城将在该启动区打造“九横四纵”的快速路+框架性干路系统,加强东西两大区块的沟通联动,同时沿着“亚运村中央水轴——后解放河”这一东西向轴线,打造总部经济发展廊,真正实现“东西连城”和“东西连乘”。

围绕国博和亚运场馆群,世纪城将对标深圳南山后海片区,全力培育“赛事经济、演艺经济、体验经济”为一体的后亚运赛会经济全生态。

2.jpg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

负责亚运三馆运营的华润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胡震谈到,未来将积极引入各类国际顶尖赛事和顶级文化演艺活动资源,前五年培育期立品牌,后五年发展期树标杆,后十年成熟期筑生态,通过产业串联实现“体产商旅”复合发展,让城市因场馆而精彩,让市民因场馆而悦动。

而在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李玲蔚看来,“赛时看赛事,赛后看城市。作为亚运会核心区,世纪城向世界证明了举办洲际大型赛事的综合能力,这是今后世纪城打造一流赛会核心区的宝贵财富,期待钱塘江畔这颗超级亚运文体星更加闪亮。”

值得一提的是,建城20周年暨“双一流”发展规划发布大会现场,8个总部经济类和8个赛会经济类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有央企、省属国企、专精特新、独角兽,还有技术总部、区域研发创新中心、金融总部和高奢酒店品牌,以及国际篮球赛事合作等多个赛事合作项目。

眼下有20多万人生活居住在世纪城,7成是青年人,如何增强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发青年更深层次的精神共鸣,这无疑值得探讨的话题。

3.jpg

(三大区块)

从规划上看,谋划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时,引入“密路网 小街区”的规划理念,以及“创新街区”的产城人文融合的概念。负责该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核心区和启动区产城(居)比约为7比3,这一比例与上海张江科学城中部片区相当,将最大程度激活区域“活跃度”。

世纪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规划布局中,更重视产城人文的融合布局。”眼下,世纪城正加快建设水云间时尚文化街区、中国数字音乐基地等“爆款”文化IP,塑造更多有特点、有互动、有温度的文化空间,打造人文活力生活商圈。(施叶中 虞诗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