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点燃项目“引擎” 挺起发展“脊梁”

初冬秦岭,寒意渐浓,宁陕大地热潮涌动。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11月5日,行走在陕西省宁陕县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争分夺秒抢工期、全力以赴建项目”的奋进画卷在山水间铺展。

今年以来,陕西省宁陕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深入实施“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通过健全“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正从“规划蓝图”加速变为“现实图景”。

项目建设拼出“加速度”

三星康养综合体二期项目工地,塔吊巨臂转动,焊花闪烁。工人们紧张地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设作业。“1号楼已施工至8层,2号楼进入16层主体结构施工,争取年度前封顶。”项目负责人苏建宽介绍道。

该项目规划建设160套康养住宅及配套商业、绿化、停车设施,致力打造生态康养与现代生活融合的高品质社区。“我们瞄准‘银发经济’新赛道,不仅要建好住宅,更要构建幸福晚年生活圈。”苏建宽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辐射带动县域旅游和经济发展。

在县城另一侧,宁陕县体育综合运动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后坡挡护和设备用房施工。该项目占地20.52亩,将建设篮球馆、游泳池、羽毛球馆等多功能场馆,建成后将成为集体育竞赛、全民健身、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这是全县首个现代化综合运动中心,老百姓期盼已久。”县住建局项目负责人易守德介绍,通过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该项目预计2026年底竣工。

支撑这股建设热潮的,是宁陕县“项目高质量发展年”的硬核机制,按月调度、按季通报、年终考核,营造了“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浓厚氛围。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开复工重点项目141个,完成投资65.86亿元,项目建设呈现“量质齐升、全面发力”的良好态势。

优化环境筑牢“硬底盘”

项目提速的密码,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在宁陕县政务服务大厅,宁陕县豪迈商贸客运中心项目(二期)项目施工负责人鲍伟手持“一件事”办理单,笑容满面:“以前跑手续像闯关,现在着实便捷,改革落地就是实打实的为群众减负。”

这份便捷,源于《宁陕县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工作方案》的有效落实。县住建与审批部门打破壁垒,将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安全备案等12项事项整合为“一窗通办”,全流程压缩至30天内完成。“‘证照免提交’事项达20项,企业材料减少50%,真正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县住建局干部李晓毅介绍。

“硬环境”升级的同时,“软服务”的温度无处不在。“以前遇到难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特派员主动上门当‘管家’,从政策解读到矛盾调解全程跟进,这种‘贴身服务’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宁陕县东河大桥建设项目负责人李智江感慨道。

今年,全县为13个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15名专职人员提供涵盖23项内容的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形成闭环管理。目前,县住建局已协调企业解决各类难题45件,从审批提速到要素保障,从问题响应到政策兑现,宁陕以“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理念,铺设项目落地的“高速路”。

招商引资激活“内生力”

项目建设的强劲引擎,需要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宁陕县坚持“招新引优、招大引强”,将招商引资列为“头等大事”。县住建局招商资料显示,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重点项目10个,组织小分队赴北京、广西、合肥等地招商4次,签约项目4个、落地3个,完成年度目标的98.87%。

数字背后,是“四心”服务的温度,真心待商、用心服务、贴心帮扶、诚心留商。在宁陕县玉泉新区项目现场,负责人徐地宏深有体会:“县里派专班全程帮跑手续,每个环节专人对接,保障了项目快速落地推进。”

招商绝非“捡到篮里都是菜”,关键在于精准契合产业链。宁陕立足生态康养和文旅资源禀赋,创新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包抓机制。县领导多次带队“走出去”,北上南下叩门招商。

“宁陕的山水资源稀缺,但‘情感招商’更具吸引力。承诺‘问题不过夜’,让我们能安心、放心发展!”宁陕祥洲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翊博介绍,其投资的三星康养综合体(一期)祥洲大酒店已开业投运,二期在建,三期、四期正在规划。

“比武招商”“云上招商”……宁陕还积极探索新模式,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三单”管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管理,压实项目谋划责任,全面提升招商实效。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收益,更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运输等关联产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链式效应,为宁陕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民生改善的“助推器”,更是宁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脊梁骨”。从机器轰鸣的建设热土,到刀刃向内的改革前沿;从诚意满满的招商一线,到不舍昼夜的施工现场,宁陕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挺起县域发展的坚实脊梁。(王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