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 “文体旅” 融合 “交响曲”

秦岭深处秋意浓,山水之间竞风流。10月25日,2025宁陕健康骑行定向挑战赛在秦岭南麓激情开赛,近2000名选手从祥洲大酒店出发,在27.5公里的专业赛道与10公里的大众赛道上驰骋。这场集体育竞技、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盛会,不仅让选手们感受了秦岭的生态之美,更成为宁陕县以“文体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从赛事保障到文化展演,从生态赋能到产业联动,宁陕正以独特的节奏,奏响一曲动静相宜、形神兼备的融合发展“交响曲”。

11.png

赛事为“弦”:以专业服务激活山水动能

“从起点引导到沿途补给,每一处细节都让人心安。”赛后,获得大众组女子青年组冠军的张静感慨,这场比赛更像“一次充满温情的旅行”。对宁陕而言,赛事不仅是竞技的平台,更是展现生态优势与服务能力的窗口,而“专业”与“暖心”,正是这根“琴弦”的核心韵律。

为让赛事与山水和谐共生,宁陕县提前数月规划赛道:专业组终点设在上坝河森林公园,24.5公里跑骑交替与3公里定向越野路段,串联起秦岭乡村绿道、345国道、观音砭等生态节点,让选手在竞技中沉浸式感受“秦岭之心”的苍翠;大众组折返路线则贴近县城周边,既降低参与门槛,也让普通爱好者能领略宁陕的乡村风貌。

保障体系的“全链条覆盖”,更显县域担当。清晨7时,薄雾未散,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已驻守各服务点位。他们在起点处讲解陡坡弯道特点,在补给站精准解答“卫生间位置”“下一站距离”等问题,在终点区递上热水与食物后,还主动推介渔湾村稻田小火车、宁陕老街土特产。“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提前准备好补给物资、了解线路特点,就是想为选手们提供贴心服务。”志愿者聂京贵说。

与此同时,11个专项工作组协同发力:赛道沿线医疗点配备御寒饮品,应对山区温差;交警全程护航,保障道路畅通;本地群众自发组成的“啦啦队”在赛道两边排开长队,鼓声震天、呐喊阵阵。“我们不光是在比赛,更是在感受宁陕的热情。” 第二次参赛的广西选手张裕聪说,这样的氛围让竞速多了“人情味”。

22.png

文化为“韵”:以乡土特色点亮赛事记忆

“快看,天麻玩偶!”当金川镇的特色补给站映入眼帘,选手们纷纷放慢速度,与憨态可掬的天麻造型人偶挥手互动。旁边的展台上,豆干、江口点心、猕猴桃、土蜂蜜等土特产整齐摆放,既是能量补给,也是宁陕的“味觉名片”。在宁陕的“文体旅”融合图景中,文化从来不是“附加项”,而是浸润在赛事每一处的“灵魂韵律”。

11个镇的“特色展演”,堪称这场赛事的“文化乐章”。城关镇的“农具助威团”伴着社火表演的锣鼓声,让农耕文化有了鲜活表达;四亩地镇的舞狮、秧歌在红绸翻飞间尽显乡土活力;江口回族镇的“蛇年吉祥物”穿梭在选手间,沉浸式互动引发阵阵欢笑;梅子镇的彩色气球花束与“加油标语”,则用巧思传递着温暖。

“赛道上的展演,让比赛不再是单纯地‘跟时间赛跑’。”选手张裕聪直言,去年参赛时就被宁陕的“人情味”吸引,今年特意带搭档蒋冬梅再来,最终两人斩获混合组冠军。而赛事上这样的“文化共鸣”,正转化为许多选手对宁陕的深度认知——不少人听完志愿者的推介后,当即与同伴约定“赛后去渔湾村坐小火车,到老街带点大山味道回家”。

“志愿服务与文化展演的结合,是赛事的‘点睛之笔’。”宁陕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马亮说,宁陕的文化不是“摆出来的”,而是融入赛事服务、浸润选手体验的“活风景”,这正是“文体旅”融合的核心——让体育赛事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让乡土特色成为游客难忘的记忆。

融合为“魂”:以生态优势擘画发展新篇

“能在主场拿到专业组女子第二名,既骄傲又感恩。”本地选手田晓燕与搭档王大香赛后难掩激动,她口中的“主场优势”,不仅是熟悉的赛道,更是宁陕多年来“以生态为基、以文体为桥”的发展积淀。这场骑行挑战赛,只是宁陕“文体旅”融合实践的一个缩影,背后是县域发展战略的长期布局。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宁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首位产业。近年来,宁陕县聚力打造秦岭山地运动和冰雪运动品牌,先后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

从九届秦岭山地越野挑战赛的持续举办,到环子午湖自行车赛的连年升温;从全国越野滑雪定向赛的“冰雪激情”,到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雪橇雪车项目的“冰上竞技”,宁陕不断探索出一条“体育 + 生态 + 文化”的融合路径。宁陕的秦岭四季滑雪馆作为安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已成为陕西首个冰雪项目国家级训练基地,累计接待滑雪爱好者15万余人次,13支国家队曾在此驻训;渔湾逸谷、上坝河森林公园等景点因赛事“出圈”,成为周边游客选择的热门“打卡地”;宁陕老街的土特产因选手“带货”,销量逐年提升。

“体育赛事就像纽带,把生态、文化、产业串了起来。”宁陕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贾恒恒表示,宁陕正通过“赛事搭台、文化唱戏、旅游增收”,让“秦岭生态”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体活动”变成“富民产业”。

暮色四合,完赛选手们漫步在宁陕老街,手中提着刚买的土蜂蜜,耳边还回响着赛道上的鼓声与呐喊。这场骑行挑战赛虽已落幕,但宁陕的“文体旅”融合“交响曲”仍在继续——以秦岭山水为舞台,以体育赛事为琴弦,以乡土文化为韵律,宁陕正用更生动的实践,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县域答卷。(马亦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