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坪镇阳安村:三大抓手托起乡村振兴“幸福梦”

“连续七年都来这儿避暑!”“每年夏天必住上一段日子!”外地游客的由衷赞叹,道出了曙坪镇阳安村的独特魅力。据统计,2025年暑期,该村民宿与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实现总收入36万元,直接带动24人实现本地就业——这座坐落于陕渝交界处的小山村,正以“生态+民宿”的融合发展模式,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抓基础:环境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筑牢民宿发展根基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曙坪镇阳安村统筹推进“五改三建”与环境提升深度融合,通过系统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改风貌、改陋习,全面建设美丽庭院、经济林园与联户道路,累计完成环境整治100余处,为民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已陆续投入20多万元,不仅装修了室内、美化了庭院,还打算整理屋旁空地扩规模!”受益于环境整治项目的李大姐,今年暑期单户接待游客超400人,收入约5万元。截至目前,全村已有47户农户完成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一批批整洁美观的庭院、一条条畅通的联户路,为民宿发展创造了优质环境。

为巩固整治成果,阳安村持续推动“三定三评”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通过“定责任、定范围、定标准”夯实管理根基,以“月评流动红旗、季评红黑榜、年评示范户”构建激励闭环。

“得了红榜脸上有光,上了黑榜坐立不安。”村民纷纷表示,如今垃圾分类、庭院打扫已成为自觉行动。全村累计开展评比200余次,评出示范户50余户,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蔚然成风,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民宿发展的环境承载力。

c2f78333-fe81-47c0-88c5-caa9017a4f6d.png

抓引领:政策赋能民宿发展,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为推动民宿产业提质增效,曙坪镇阳安村着力加强政策引导与服务保障,通过召开院落会、村民代表会等渠道,向村民讲解惠农政策。同时举办客房服务、餐饮提升、网络营销等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户的经营管理能力。

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激励下,一批示范经营户率先投入庭院改造,提升服务品质,“晓花农家乐”“度假山庄”等特色品牌脱颖而出。通过“先进带后进”的帮扶机制,经验丰富的经营户与新发展农户结对指导,在客房改造、菜品研发、服务规范等方面提供全程帮助。

此外,曙坪镇阳安村村“两委”还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腊肉、蜂蜜、竹笋等农特产品与民宿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价值。这套“政策引导、培训赋能、示范带动”的培育机制,为民宿产业的规范化、品质化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抓产业:民宿经济串联增收链条,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曙坪镇阳安村依托飞渡峡国家4A级景区的生态优势与持续改善的人居环境,深耕民宿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20余户,培育出一批特色品牌,构建起“住民宿、游山水、品乡味”的全链条消费体验。

“这次带了20瓶蜂蜜、100斤腊肉,还有竹笋、木耳,自己吃、送朋友都合适!”来自武汉的张先生对阳安农产品赞不绝口。

2025年以来,全村民宿已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增收75万元,这些成效充分证明了民宿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随着曙飞公路通车在即,曙坪镇阳安村正按照“生态立村、民宿强村、康养兴村”的发展路径稳步前行。未来三年,阳安村计划新增民宿农家乐30家,培育高端精品民宿,打造“阳安民宿”区域公共品牌。全村上下齐心协力,这座秦巴山区的小山村,正以民宿发展为引擎、人居环境为基石、产业融合为支撑,稳步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屈光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