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安全生产治理迈入事前预防新阶段 机制引领、精细治理、培训赋能

今年以来,陕西省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牢牢把握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大契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机制创新为牵引、以精细治理为抓手、以培训赋能为支撑,全面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机制引领,压实责任链条,构建主动预防新格局

坚持把健全责任体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责任传导机制。将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细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逐级分解到部门、乡镇和企业,实现监管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在燃气、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推行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鼓励一线员工主动发现、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对有效报告予以奖励,破解隐患发现滞后、整改不力等顽疾,初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查隐患、人人有责任”的良性机制。

同时,强化关键岗位履职管理,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日志》记录与备查制度,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每日如实填写、签字确认,做到过程可追溯、责任可倒查,构建起“部署—执行—监督—反馈”闭环管理体系,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精细治理,聚焦重点领域,实现风险防控精准化

针对安全事故暴露出的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成立专项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基层一线、直奔作业现场,对重点项目、燃气场站、施工工地等开展“解剖式”督导帮扶,既查问题、也教方法,既督整改、也促提升。

依托专业技术力量,对高风险企业开展“安全深度体检”,重点排查结构失稳、设备老化、违规操作等潜在风险,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清零、风险可控。

同时,加强对节假日、夜间等非传统作业时段的动态监管,明确重点时段施工作业必须提前报备、审批,落实专人监护,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安全管控,推动安全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跃升。

培训赋能,注重实操实效,推动安全能力全面提升

“安全不仅靠制度管,更要靠人人会。”坚持把提升全员安全素养作为根本之策,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培训。

由行业专家、部门骨干和企业一线安全能手组成的“安全宣讲团”,深入部门、企业、工地,开展“以案说法、以案促改”专题培训。通过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现场实操等互动式教学,让参训人员“身临其境”掌握隐患识别、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等关键技能。

创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培训矩阵,利用短视频、直播课、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平台,推送“微课堂”“安全小贴士”,扩大培训覆盖面。针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一线工人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实现“因岗施教、精准赋能”,切实将“纸面法规”转化为“手中规范”,把“安全意识”内化为“行为习惯”。

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宁陕县正以系统思维、改革举措和务实行动,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深化治本攻坚行动,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科技兴安手段,推动形成责任全覆盖、管理全过程、治理全链条的现代化安全治理体系,奋力打造安全发展新样板。(王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