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巴腹地的陕西省镇坪县,素有“自然国心”之称。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中药文化底蕴,深耕“药食同源”理念,将一味味“长寿药膳”打造成串联一二三产业、富民强县的金色名片。
一方生态沃土,孕育长寿滋味
悠悠五千年,民以食为天。
回望历史长河,镇坪先民在打通川陕盐道的漫长征程中,于崇山峻岭间识百草、烹山珍,逐步形成了“取法自然、食养合一”的饮食哲学。
岁月更迭,以“长寿鸡蛋皮”“洋芋粑粑炒腊肉”“岩耳炖乌鸡”为代表的镇坪菜肴,不仅凝练为“取法自然、食养合一”的长寿智慧,更绘就了一幅“集大成而不雷同,自成一派而不小众”的饮食风情。
如果说饮食是镇坪人长寿智慧的生动体现,那么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则是孕育这份智慧的深厚根基。
镇坪地处中国版图几何中心,全境位于富硒带上,91.7%的土壤硒含量达中硒以上水平,森林覆盖率高达88.82%,空气质量稳居全省首位。这方好水土,不仅滋养出营养丰富的各类食材,更养育了众多精神矍铄的长寿老人,为“长寿镇坪”提供了坚实的自然注脚。
一味药膳活色,滋养健康版图
好生态孕育好食材,好食材更需巧手烹。今年10月,镇坪首家“长寿镇坪药膳馆”在安康市正式挂牌运营,标志着这份源自山野的自然馈赠,开始以更标准化、品牌化的形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走进馆内,药香氤氲,天麻炖土鸡、杜仲炖猪蹄、岩耳炖乌鸡等一道道膳品热气腾腾。
“我们用的是镇坪本地乌鸡,配上三年生的天麻,文火慢炖四小时,既保留营养,也融合药效。”药膳馆主厨一边介绍,一边为客人盛汤。
该馆依托全县“1026种道地药材、50种药食同源”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一个集文化科普、美食体验与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按照规划,镇坪将以首家药膳馆为起点,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连锁化运营,力争5年内新增挂牌30家,让“镇坪药膳”成为一张闪亮的健康养生金名片。
一脉中药融合,催生业态繁花
药膳的飘香,只是镇坪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以“中药+”为模式的融合发展,正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多样光彩。
随着专注于中药理疗服务与药材开发的企业——掌方集的成功引进,传统中药以更亲民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在掌方集的理疗馆里,技师正用镇坪本地药材为客人进行理疗。“我们和中医院合作,开发了十余种中药理疗项目,很受欢迎。”掌方集负责人介绍,“特别是用镇坪黄连配制的足浴包,成了店里的明星产品。”这不仅延伸了中药材的产业链,更让中药文化在体验中焕发新生。
这种“中药+”的融合发展模式,在镇坪乡村同样绽放异彩。在城关镇友谊山庄,药膳鸡、乌鸡炖天麻、苦荞粑粑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周末房间全订满,药膳占营收的30%!”山庄负责人王瑛边准备食材边说。去年,友谊村推出的“中药+康养”体验项目吸引游客上千人次,带动山庄增收15万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一代产学研链,驱动未来创新
从田间到餐桌,从食材到产品,镇坪的中医药产业在创新中不断跨越。
在镇坪中药科创园,产学研深度融合正结出丰硕成果。“这款金丝皇菊凉茶是和中国药科大学联合研发的,用制药理念做药食同源产品,市场反响很好。”金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娟介绍。
“校企共研发”模式结出累累硕果。中国药科大学专家团队与镇坪企业一一结对,研发出了中药护眼眼罩、养生保健酒、百合面膜、药茶等20余种大健康产品,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陕西悦瑞堂公司的黄连牙膏生产线也已投产,开创了“中医药+轻工业”的新模式,为传统药材注入现代活力。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镇坪长寿产业发展的精神内核。近年来,镇坪通过举办长寿药膳美食选拔赛、康养美食节等系列活动,持续推动“药膳智慧”从赛场走向日常,从餐桌延伸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悉,千人“镇坪长寿宴”“三省味道 药食同源”长寿美食品鉴交流、“百岁人生 康养秘境”养生体验等系列活动将陆续登场。通过“药膳”这一独特支点,镇坪成功串联起中药种植、深加工、餐饮服务、康养旅游等多个环节,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