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问题账单”变“幸福清单”

雨后的宁陕县城,空气澄澈清新,阳光轻柔地洒在新铺设的地砖上。9月25日,漫步在关池路教体局至迎宾大道交汇路段,脚下的人行道既平整又宽阔,盲道清晰地向前延伸。几位老人缓步而行,笑谈间满是对出行便利的由衷赞叹。

微信图片_20250912115815.jpg

不远处,施工人员正在对道路一侧的护栏进行最后的整理,他们手持扳手仔细拧紧每一颗螺丝,确保护栏安装牢固。一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张兴强说,“这段路之前有些狭窄,上下班期间经常堵车,居民反应强烈。如今,不仅扩宽了路面,还更同步了排水系统、照明设施等。”

关池路附近的商户老板何福琴感叹说:“路好走了,客流自然也就多了,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在宁陕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刻在干部骨子里的责任。各部门通过“接诉即办”高效机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转化为履职行动,实现了“群众点单、政府接单、限时办结”。

清晨的城投·香城宁境小区,电钻声再次响起,打破了几天的沉寂。业主陈程廷肖摸着刚恢复供电的墙面,终于松了一口气:“停电30多个小时,我天天对着半拉子厨房发愁。”这场因物业单方面断电引发的风波,波及200多户居民,却在24小时内被迅速化解。

微信图片_20250224165635.jpg

这不仅是对应急响应机制的考验,更是宁陕县“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体现。县住建局迅速启动核查、约谈、通报三步并进程序,仅用一天时间,供电恢复,问题解决,一张“问题清单”被迅速划掉。

“民生痛点不能等,必须让规矩硬起来!”宁陕县物业管理与房产交易所所长高畅语气坚定的说。而这场风波带来的不仅是电力的恢复,更是一次制度性的改革,推动着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预防”。

今年4月,城投·香城宁境小区476户居民收到总计16.58万元的退费,物业费从1.2元/㎡·月降至0.9元/㎡·月。这一调整不仅是价格上的变化,更是服务质量的提升。

“以前我们交着三级标准的钱,却没有享受应有的服务,心里憋屈。”业主郭孝华感慨,“这次退费不是施舍,是权利的回归。”宁陕县依据《安康市物业服务与管理条例》开展专项整治,发现该小区长期存在保洁不到位、安保形同虚设、维修响应迟缓、公共收益未公示等四项核心服务缺失,并依法纠偏,让“质价不符”的顽疾无处遁形。

在城关镇关一社区,张晓华轻轻拧开新装的燃气灶,蓝色火苗瞬间蹿起。“以前用罐装液化气,换气很不方便。现在一拧开关就有火,太方便了!”她笑着说。

这是宁陕县推进燃气管网改造和“智慧换装”行动的成果。该项目由县住建局联合天燃气公司共同实施,计划为全县7000户居民免费更换耐腐蚀软管、可燃气体报警器、自动切断阀三大安全装置,并接入智能监控平台,实现远程预警与联动处置。目前已完成470户安装,一个“企业-监管-用户”三级联动的防控体系正在建立。

“下班绕三圈,停车难于上青天!”这是宁陕不少有车族的真实写照。为破解这一难题,宁陕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依法拆除违建围墙、闲置储物间,施划停车位;利用有限空间,见缝插针建成22处停车场、849个规范化泊位。

同时,推行“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机制,并在节假日期间发动全县小区和单位免费开放车位。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林介绍:“我们跑遍街巷论证选址,目的就是把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把政府、市场、居民都变成解题者,‘15分钟停车圈’才不是一句空话。”

从堵心道路到便民路、从收费争议到透明退费、从用气不便到智能防护……宁陕县用“解剖麻雀”的精准和“刀刃向内”的担当,将群众的“问题账单”转化为干部的“履职清单”,最终凝聚成一张张“幸福清单”。(王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