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镇坪:药材种植铺就“致富路” 绿色产业绘就“新图景”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药材种植,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用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1.png

9月1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向大地,镇坪县曙坪镇马镇村的药材种植基地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手持农具穿梭在林间,或翻土整地,或栽种幼苗,药香与泥土芬芳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镇坪县曙坪镇马镇村地处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过去,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传统种植效益低下,为让村里的土地“活”起来,村“两委”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多次考察论证,将中药材产业作为突破口,并招商引资引进镇坪县百草轩中草药生态种植药旅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落地村上,流转山林土地3000亩,发展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产业。

2.png

“我们计划今年完成300亩的黄连载种任务。”镇坪县百草轩中草药生态种植药旅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万本红介绍,自五月份起,公司已完成500余亩山林的土地整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黄连移栽。

为使黄连产业有序发展,镇坪县曙坪镇马镇村采取“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林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将马镇村农户镶嵌在产业发展中,实现户户产业有增收。同时,黄连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昔日的“荒山”变成如今的“致富田”,也为镇坪县曙坪镇马镇村的乡村振兴种下了“希望苗”,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

镇坪县曙坪镇马镇村村民梅孝成表示,村里引进企业种植黄连,为像他这样缺乏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民提供了工作机会。“在这里干活每天能挣一百多块钱,目前我已经收入四五千,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

3.png

据万本红介绍,该公司用工需求稳定,“从年初到年末,平均每天用工15人”。他还透露,仅五至七月三个月,就已发放工资3 万多元。

与此同时,在镇坪县华坪镇渝龙村小渝河,漫山遍野的绞股蓝绿意涌动,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为了能让绞股蓝更好地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滋润,陕西萃源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忙着清理田里的杂草。

陕西萃源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绞股蓝种植基地负责人蒋礼成介绍道,“萃源康今年在华坪镇小渝河种植绞股蓝1500亩,目前,每天参加务工人员30余人,预计今年12月份收割完毕。”

为发展好绞股蓝产业,镇坪县华坪镇还邀请专业的绞股蓝种植专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内容涵盖选地整地、种苗选种、行距要求、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种植。同时,积极探索林下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既为绞股蓝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目前,镇坪县华坪镇绞股蓝种植面积达1500亩,并配套5000平米的绞股蓝初加工厂房,预计年产出绞股蓝药材干品可达300吨,通过流转土地和劳务用工的形式,带动当地农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

“一天是150块,反正活也不重,很轻松,去来也不远。”家住镇坪县华坪镇渝龙村村民陈文春高兴地。

除镇坪县华坪镇外,陕西萃源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联姻种植和农户代种的方式,在镇坪县四个镇累计发展绞股蓝种植3500亩,带动镇坪县100余户群众参与种植,累计发放劳务工资80万元,有效助力农户稳定增收。

黄连、绞股蓝等产业只是镇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坪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建设80万亩道地药材基地为目标,发展黄连、绞股蓝、淫羊藿、独活、玄参、葛根等草木本中药材28万余亩,形成“一主多辅”的产业格局,让镇坪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之乡”,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下一步,镇坪县将继续围绕中药首位产业做文章,不断完善产业链,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积极探索”中药+旅游“”中药+康养“等新业态,打造集种植观光、健康养生、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让”绿色摇钱树“在镇坪结出更多致富果,带领更多群众实现增收致富。”镇坪县中药材产业指导办公室主任付抗表示。(屈光波 韩涛 肖绪沛 见习生:彭渤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