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城关镇:生态渔业“跃”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秋意渐浓,南江湖水波轻漾,又到一年丰收时节。9月4日,镇坪县城关镇南江湖库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捕鱼。清晨的湖面映着熹微晨光,人声、水声与鱼跃声交织成一片,汇成一幅生动热烈的丰收图景。

9月4日,南江湖库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捕鱼 (2).jpg

“这一网,少说也有1万斤!”站在船头的安康白溪源生态冷水鱼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万新嗓音洪亮,难掩喜悦。他介绍,本次起捕以花鲢、白鲢为主,平均个体重达4公斤,最大的甚至超过6公斤,预计总捕捞量3万余斤。“鱼还未完全上岸,外地客商早已在岸边等候。”

来自河南的水产经销商已是连续三年前来收鱼。“南江湖水质清澈,采用‘人放天养’模式,不投饵、不喂料,鱼肉肉质紧实、没有泥腥味,在广东市场非常受欢迎。”他一边说,一边指挥工人将刚出水的鱼分拣、称重、充氧、装车,以最快速度发往外地,最大限度保障鲜活品质。

9月4日,南江湖库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捕鱼 (3).jpg

“人放天养”,是城关镇近年来推动生态渔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吴万新进一步解释:“自2022年起,我们累计投放鱼苗超过21万尾。通过科学控制种类与数量,既保障鱼类自然繁殖与生长,也实现了水域生态的自我净化。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反过来抑制藻类爆发、改善水质,形成‘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良性循环。”

生态效益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该项目由白坪、友谊、竹节溪三个村集体共同运营,采取“村集体+企业+专家工作站”的联盟模式,推动冷水鱼养殖从“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转变。2023年,三村通过生态渔业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6.5万元;2024年虽处于鱼群休养调整期,仍收入5万元;预计2025年可实现18万元,整体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图为安康宁远居农旅建设的竹节溪村生态水产养殖基地.jpg

安康宁远居农旅建设的竹节溪村生态水产养殖基地

产业发展不止于“卖鱼”。城关镇镇长王铎表示:“把鱼养好只是第一步。我们正以渔为媒、以水为韵,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江湖库岸经济文旅示范区,着力打造‘双街四道六基地’的全链条文旅康养新格局,构建‘生态养殖+休闲垂钓+乡村旅游’的融合模式,让‘渔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新亮点。”

如今,放眼南江湖,远山叠翠,近水欢腾。生态渔业不仅让水域焕发新生,更带动形成了以宁远居农旅、饮源生态等为代表的规模化渔业产业集群,吸引返乡青年创业就业,延伸出渔家乐、民宿度假、生态研学等新业态。从“靠水吃水”到“养水富民”,城关镇正不断激活水资源优势,让生态鱼“游”出深闺,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也让村民在绿水青山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张静)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