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全民健身绘就幸福底色

8月12日傍晚,宁陕县工人文化宫内人头攒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瑜伽室里静气凝神。大二学生陈晓军走出家门不到五分钟便抵达健身场馆,他感慨地说:“以前想锻炼得花钱去健身房,现在家门口就能练,真是省心又省钱。”这番话语,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自年初免费开放以来,县工人文化宫彻底打破“健身需付费”的传统壁垒。跑步机、杠铃、动感单车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瑜伽室、力量训练区等功能分区清晰明确,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人群的锻炼偏好。

2.jpg

宁陕县总工会干部张丹介绍,“每天傍晚六点至九点,是场馆最热闹的时段,还配有专业教练提供指导,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既提升了健身效果,也有效降低了运动损伤风险。”

如果说工人文化宫是城市的“健身客厅”,那么秦岭乡村绿道和体育场则是户外运动的“活力舞台”。绿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点缀,骑行者沿着蜿蜒道路前行,呼吸清新空气,欣赏自然风光。骑行爱好者张政表示:“每周骑行两三次,不仅锻炼身体,更放松心情。”

在全民健身中心,乒乓球、羽毛球场地宽敞明亮;篮球场上年轻人们激烈对抗,运球、传球、投篮的身影充满活力;在体育场,广场舞队则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孩子们在塑胶草坪上嬉戏追逐。城关镇群众杨珊笑着说:“离家近,我们没事儿就约上朋友来跳一跳、走一走,这里跑道弹性正好,走起来膝盖也不费劲。”

1.jpg

宁陕县全民健身之路,不只是一次场馆建设的“增量工程”,更是一场城市空间再造的“更新实践”。面对土地资源紧张与群众健身需求增长的双重压力,宁陕县以“边角地”“闲置地”为突破口,通过“微更新”“微改造”,将原本沉睡的空间转化为优质健身空间。

据宁陕县住建局干部吴娇介绍,“近年来,新建及改建口袋公园8个,改造提升体育场所1处,建设绿道步道3处,健身路径覆盖率达85%以上。特别是‘智慧绿道’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服务品质,更让科技的温暖真切融入百姓生活。”

丰富健身场地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群众“动起来”才是关键。宁陕县坚持以赛促建、以赛促动,推动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每年举办山地越野挑战赛、健步走比赛、全民健身展演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赛事10余场次,吸引大量居民参与,形成“人人爱运动、人人会运动”的良好氛围。

3.jpg

据统计,全县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人数已达1.5万人左右,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全民健身不仅成为居民生活的新常态,更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宁陕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林表示,借助“小切口”的全民健身工程,回应了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下一步,将加速推进“三公公园”、体育综合运动中心、秦岭四宝儿童乐园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15分钟健身圈”。

从家门口的健身房到绿道骑行,从广场舞到山地越野,全民健身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重塑了宁陕的城市面貌。这座秦岭深处的小城,正在用健康生活的底色,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幸福篇章。(王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