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项目以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减排潜力,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桥梁,对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宁陕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探索将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使绿色本底释放出更多生态红利。
雨中上坝河。刘臣 摄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麓,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是国家重点林业县和生态功能区。境内的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碳汇资源丰富。如何掌握看不见、摸不着的“碳汇”,助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宁陕县进行了有效探索,已完成3笔碳汇交易收储合同,累计交易额达700余万元,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的价值链转化。
盛夏时节,在上坝河林业碳汇监测样地现场,护林员袁杰和同事们正在对这里的人工林进行管护,他们管护的这片林区是安康市首个碳汇示范用地。
“我1990年参加工作的时候,这棵树不到一米高,现在已经长过二十多米了,我们不仅要管好这片林子,还要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袁杰说。
护林员测量树木胸径。刘臣 摄
林业碳汇监测数据是开展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等工作的基础。宁陕县在林业碳汇监测环节大胆创新,通过碳通量监测系统自动定位,在每棵样本树上安装生长环,实时监测样地内林木的固碳量和释氧量,实现数据自动化、监测智能化。树木上的生长环源源不断地传出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至后台经过人工智能分析,生成详尽的林业碳汇监测数据,工作人员便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以便更好地采取保护措施,为全县林木固碳增汇、碳汇开发交易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根据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流程,力争2025年底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完成宁陕林业碳汇项目线上交易,实现全国首批、安康第一,林业碳汇项目挂网并实质交易。”上坝河国有林场场长王友洲说。
经监测数据测算,宁陕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年总价值130亿元,每年固碳总量228万吨,理论林业碳汇交易年价值1.02亿元,碳汇交易前景十分广阔。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林业碳汇资源勘查、固碳增汇技术和碳普惠开发运用,开拓碳金融应用通道,提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包装水平,持续推进林业碳汇资源变现,为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出宁陕特色、形成宁陕经验、打造宁陕模式。”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胡茂毅说。(刘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