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以“城市温度”绘就“文旅画卷”

七月的宁陕,长安河碧波荡漾,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孩童在秋千上嬉笑玩耍,游客在步道间悠然漫步、尽情游玩。这座地处秦岭腹地的生态小城,正凭借精细化管理,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动力。

“以前晚上出来散步,总感觉光线昏暗,如今大桥和人行道两侧都装上了新路灯,整个街道亮堂多了。”7月28日,家住滨河公园附近的李阿姨开心地说道。

据统计,宁陕县新装路灯319盏、更换光源231盏,完成12座桥梁与42栋建筑天际线亮化工程。夜幕下的宁陕,不再只是简单的“灯火通明”,而是“灯火可亲”,既照亮了百姓回家的路,也提升了城市的夜景。

不仅如此,宁陕还在城市各个角落增添了休息长椅,让市民和游客在漫步途中随时能够休憩。这些长椅造型独特,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城北公园,一处曾经的垃圾堆放地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花坛,月季竞相开放,花香扑鼻。市民王大爷感慨地说:“以前路过都绕着走,现在成了我散步的好去处。”这样的转变,是宁陕坚持“绣花式”治理的鲜活体现。

面对城区“脏乱差”的难题,宁陕毫不退缩,开展系统治理。年初以来,累计拆除违建850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146处,规范占道经营420处,清理乱堆乱放285处。城市空间逐渐恢复秩序与美感,市容环境焕然一新。

城市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持久战。宁陕创新“一街四管”工作机制,将城市划分为两大片区和7个小网格,构建起责任清晰、监督到位、反馈及时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探索“人工+机扫+冲洗”三位一体的保洁模式,城区保洁率达98%。

“我们不是在‘管’人,而是在‘服务’人。”城管队员罗阳的这句话,道出了宁陕城市治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这种治理思维的转变,让城市管理从“冷冰冰的执法”变为“有温度的服务”。

随着“村光大道”活动在网络上持续火热,7月份单周接待游客数量高达12.98万人次。在人流密集的街区,没有出现拥堵混乱的状况,反而秩序井然。街头,随处可见城管队员耐心引导游客停车,志愿者热情为外地游客指引道路,构成了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线。

服务是旅游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宁陕坚持“软服务”与“硬设施”同步提升。全县机关单位卫生间、停车场在节假日向游客免费开放,旅游引导标识系统不断完善,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这就是管理的力量。”游客小陈感慨地说。

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宁陕始终秉持“市政建设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的理念,从网红秋千到满城花香,从观景平台到灯光艺术,宁陕正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当作景区来精心打造。游客集散中心、县城停车场、“城市会客厅”“全域花谷”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加速推进,为城市发展提供“硬件”支撑,也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并非只是在开展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而是在用心打造一个极具魅力与人文温度的文旅目的地。”宁陕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王栋介绍道,他们持续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致力于凭借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更优质的服务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来自西安的游客寇小宁在滨河公园拍照时感叹:“没想到一个小县城,也有这么多网红打卡地。”这里不仅可以观看精彩演出、品尝特色美食,还有音乐喷泉、灯光小品等供游客打卡,每一处都充满创意与美感。

从一盏灯到一条街,从一个花坛到一座公园。宁陕,正以精细化管理为笔,绘就一幅有温度、有颜值、有内涵的“文旅画卷”,在秦岭深处书写新时代的城市答卷。(王辉 辛长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