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深处,有一座小城正悄然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
7月24日,踏入陕西省宁陕县棚改项目工地。只见在一栋高层建筑的外墙上,电动吊篮缓缓下降。几名身系安全带的工人,好似“蜘蛛侠”一般紧紧贴在外墙表面,全神贯注地粘贴着保温板。
“我们两人一组,一天能完成20到30平方米的保温层施工。”施工工人张垚一边擦拭汗水,一边介绍。这位有着五年从业经验的技术骨干,亲历了从传统建材到绿色节能材料的转变。“为建筑穿上‘保暖衣’,不仅节能减排,还能提升居住舒适度,我觉得很有意义。”
据该项目负责人胡晓锋介绍,此次施工采用的是环保型石墨聚苯板,其保温性能优异,同时具有B1级防火等级,堪称当前建筑节能材料中的“绿色标杆”。此外,每层楼还设置了A级防火隔离带,有效提升了建筑整体的安全系数。
“保温板就像建筑的‘保暖服’,冬天挡寒、夏天隔热,既能提高居住舒适度,又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施工单位责人余博祥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革新,更是一种理念的跃升,标志着建筑行业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加速转型。
在宁陕县城投幸福里项目现场,绿色生态理念已深入每一个设计细节。从建筑外立面到内部结构,无不体现出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该项目负责人田野介绍道:“绿色建筑绝不仅仅是外墙保温的升级,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他表示,项目在建筑布局上充分考虑楼间距与朝向的科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从而减少对空调和人工照明的依赖。这种“被动式节能”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绿色建筑的核心所在。
绿色建筑的推广,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导和制度的坚实保障。宁陕县住建局联合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局等多个部门,形成协同机制,确保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都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我们逐步建立起节能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评审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绿色关。”宁陕县住建局业务股负责人李晓毅介绍说。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宁陕县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占比同样达到100%,实现了新建建筑的全面绿色化。
绿色建筑的最终受益者,是千千万万的居民。在宁陕县城投幸福里项目工地现场,前来查看新房进度的居民刘军说,“听说这栋楼做了保温层,夏天不闷热、冬天不寒冷,真是办了件实事。”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对绿色建筑的真切期待。
绿色建筑不仅提升了居住舒适度,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减轻了居民的生活负担。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环保、可持续。这种理念,正悄然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绿色项目,带动更多建筑企业朝着节能、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宁陕县住建局副局长胡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绿色建筑普及,探索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目标。(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