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县:苏陕协作绘就教育帮扶新图景

让山区孩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陕西宁陕,一所普通小学通过东西部协作实现“增值”,生动诠释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近日,走进宁陕小学,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而每周的社团活动时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古筝室里,悠扬的琴声不绝于耳。学生们正在练习经典曲目《青城山下白素贞》。宁陕小学副校长邵发东介绍说:“现在看到的这些古筝,我们学校原来是没有的。教室里的17台古筝都是金坛对口帮扶咱们学校送来的。自从有了这些古筝之后,孩子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古筝知识,能到这里来进行练习,也多次在学校的社团展示活动中亮相。”通过古筝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艺术素养,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片1_副本.jpg

三年级学生胡雯莉从一年级入学就加入古筝社团学习。初识古筝声,她便被它优雅、婉转的旋律吸引,“自从我来到这个学校,每当我听见老师弹古筝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声音十分好听,我十分喜欢。然后就让妈妈给我报了这个社团,我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现在会了很多曲目。比如《青城山下白素贞》《大鱼》都是我最喜欢的歌曲。”

与古筝社团室相邻的“乐拼未来”乐高室里,学生们正分组搭建自己喜欢的模型。江苏金坛捐赠的乐高设备,为学校开展科创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过去,学校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在孩子们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将创意转化为现实。学校依托这些资源,成立了数学思维训练社团。社团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专注力与沉稳耐心的学习品质。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动手实践与脑力思考开展科学探究,还需在零件拼接的实践活动中,以细致严谨的态度反复尝试,逐步探索出正确的拼接方式,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思维的理解与运用。

加入乐高社团近一年的学生刘珺瑶说:“拼、摆的时候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所以到了乐高社团以后,让我从一个毛毛躁躁的小孩变成了一个沉静、沉稳的女孩。所以我非常喜欢拼乐高,乐高赋予了我欢乐,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据了解,自江苏金坛与陕西宁陕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始终把教育帮扶作为工作重点,倾力支持宁陕教育事业发展。宁陕小学充分发挥苏陕协作援建的这些功能室的作用,构建起“基础课程+社团活动+实践拓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了舞蹈、科技、阅读等涵盖艺术、科技、传统文化多个领域的社团课程,惠及全校600余名学生。

教育帮扶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理念的更新。两地通过开展教师互访、线上教研等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金坛的教育专家先后到宁陕各学校支教,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宁陕教师也通过线上平台,参与金坛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协作,推动了宁陕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从一套乐高、一架古筝,到一系列特色课程、一支专业教师队伍、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这些跨越千里的帮扶,正为山区孩子打开全面发展的新窗口,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王金娥)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