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多“维度”锻造 促“新兵”成长

“不同的岗位就像不同的熔炉火焰,锤炼了我多方面的能力!”7月17日,在陕西省宁陕县政务服务大厅住建窗口,身着工装新招录干部刘梓民,一边熟练地为群众办理施工许可,一边分享着他的轮岗感悟。

年初,宁陕县住建局在广纳民意基础上,制定《青年干部轮岗培训计划》。分批次组织新招录9名干部进行轮岗培训。内容涵盖信访处理、政务服务、公文起草、摄影宣传及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旨在锻造年轻干部“登台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会干、统筹协调”的硬本领。

在城区的街道上,青年干部江旭东正和队友徒步巡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市容环境。一个占道经营的摊点前,他没有简单驱离,而是条理清晰地讲解法规,并主动帮摊主寻找合规摊位。

摊主邹世奎感慨:“以前就怕城管来,这小伙子讲道理,心平气和!”而在局机关的办公室,贾敏敏正全神贯注处理着公文流转。键盘敲击声清脆利落,每一份文件的签收、登记、分发都精准无误。

这一外一内,不同的战场,同样的专注,是轮岗成果最生动的注脚。据统计,经过系统轮训的干部,岗位适应时间平均缩短了60%,业务差错率降至75%以下,成效显著。

单靠轮岗还不够,还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宁陕县住建局抢抓年轻干部成长“黄金期”,建立“1+1+1”“导师帮带”机制(1名科级领导+1名业务骨干+1名青年干部),精选科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担任职业导师,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形成“分阶段、递进式、一体化”全周期培养体系。

青年干部邹宗鲲在导师指导下,不仅四个月掌握危房改造全流程,更独立完成3个镇级危改数据库建设和5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帮带导师柯湉介绍:“我们为青年干部建立成长档案,实施‘月评估、季调整’动态培养机制,形成涵盖15名青年干部的梯队培养网络。”

如何让这些“新苗”扎得更深、长得更壮?宁陕住建局还开出“五步培养法”良方。定岗学习打基础、导师帮带传真经、轮岗培训拓视野、下沉历练接地气、学习交流促提升。更是整合“理论+实践”双平台,打造“住建大讲堂+项目练兵场”培养矩阵。

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举办年轻干部座谈会、开展年轻干部警示教育……学习的氛围无处不在。悦读会、政务礼仪培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更搭建起互学互帮、共同进步的温暖平台。2名干部在全县招商引资推介“青享荟”活动中荣获优秀奖,1名同志荣获全市住建系统“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大家谈”演讲比赛三等奖。

在这样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脱颖而出。他们将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切实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实际行动。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得以加速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市政设施不断提质升级。在12345热线工作中,他们把群众反映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心头大事,全力以赴加以解决。2024年工单按期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高达99.5%以上。

县住建局的实践,仅仅是宁陕县深化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陕县把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列为“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内容。聚焦“引育用留”全链条精准发力,搭建“一站式”人才驿站服务平台,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举办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提升培训班,让300名年轻干部接受思想洗礼。开展“千名干部进万户”走访活动,组建红色宁陕宣讲团,打造“宁聚力”宣讲品牌,讲好宁陕红色故事,从而筑牢青年干部的信仰之基、补足他们的精神之钙、把稳他们的思想之舵。

宁陕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林坚定地说:“我们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训计划,聚焦铸魂强基、精准培育、严管厚爱三个方面,助力年轻干部‘壮苗出穗’,实现‘成长成材’。”

在秦岭腹地的宁陕县,一场关乎年轻干部成长的“淬火工程”正迸发勃勃生机。一位位像刘梓民、江旭东、邹宗鲲这样的年轻干部,正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各自的岗位上汲取养分,奋力生长。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城乡,用实干的身影描绘着人才振兴的动人图景。(王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