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陕:秦岭小城“微更新” 精雕细琢“大民生”

城市之美不止于高楼大厦、便捷的公共交通等硬件设施,细微之处的雕琢同样为城市之美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作为秦岭腹地的生态之城,宁陕县以“微更新”理念重塑城市空间,将“民声”转化为“民生清单”,用绣花功夫织就“推窗见绿、转角遇美、归家暖心”的品质生活图景。

空间焕活:公园蝶变“幸福会客厅”

7月8日傍晚,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宁陕县滨河公园,新落成的音乐喷泉随《红旗颂》的旋律起舞,七彩灯光与水幕交织,映照着孩童惊喜的笑脸与老人舒展的眉头。“以前羡慕大城市有这景,没想到咱山沟里也看上了!晚饭后散步赏景,心里真舒坦!”城关镇居民毕万丽举着手机录制眼前景象,乐呵呵地说道。

这座拥有“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殊荣的秦岭小城,摒弃“大拆大建”的旧思路,将目光聚焦于群众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以一系列看似细微却直抵人心的民生实事为“切口”,精雕细琢城市品质,将百姓的“急难愁盼”精准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满意清单”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滨河公园的焕新,是宁陕县实践“微更新”理念的生动缩影。除了吸睛的音乐喷泉外,居民们还发现了更多暖心的细节:公厕旁增设了崭新的直饮机,有效缓解了锻炼人群口渴时找水难的困扰;造型独特的网红儿童秋千迅速走红,成为孩子们的新乐园,欢笑声在公园上空久久回荡。退休干部王广琴正带着小孙子等候秋千,她感慨地说:“以前带孩子来,公园设施单调。如今,孩子们玩得乐不思蜀,而我们老人也能在一旁尽享悠然,这样的生活真是便捷至极。”

在城北公园的一角,精心打造的藤编卡座,让这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拍照。这些贴心的改变不仅扮靓了城市面貌,更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以前总是艳羡别处的网红打卡地,没想到现在自家门口也有了这样的好去处!”宁陕县城关镇居民李云笑着说,“发朋友圈特有面子,感觉咱们县城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有品位了!”

城市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充满情感与记忆的场所。近年来该局坚持以“民声”定“民生”、让“实事”真“实施”,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实施城市微更新行动,特别是城南门户区的改造提升项目,通过道路拓宽、绿化美化、公共设施升级以及老旧建筑改造等措施,显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从而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街巷提质:疏通堵点升级宜居体验

“微更新”项目如触角般从公园伸展至街巷,以“十五分钟健身圈”为核心,重新规划居民的生活路径。7月7日,在宁陕县长安东街、西街等行人密集的人行道上,新增了一排排既能供人休憩,又能放置环卫工具的座椅。

“走累了便能随时坐下休憩片刻,这对老人和孩子而言,着实是一大福音。”城关镇居民汪胜英的称赞,真切地道出了增设座椅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同样贴切回应民众需求的,是持续进行的背街小巷照明改善工程。宁陕县住建局不仅负责新装路灯,更建立了长效维护管养机制,确保设施常用常新、安全无忧,让温暖的光亮持久照亮居民的归家路。“昔日这巷子夜晚漆黑一片,行走不便,如今明亮又平坦,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家住粮食小区的72岁老人闻茂秀对身边的变化感触颇深。

近年来,宁陕县积极推进“县城照明工程”,采用“一巷一策”的方式对路灯进行改造升级。据统计,新装路灯(含小区)共计213盏,移装路灯30盏,更换光源211盏,更新沿河照明设施4.5公里,同时完成了12座桥梁照明设施以及临街41栋建筑天际线的安装工作。此外,所有路灯均完成智能化改造,改造率达100%,这显著提升了城市照明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如今,昔日的“黑灯路”已然变身“景观带”,群众的“脚下安全”和城市品质实现了同步提升。

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在于精准对接需求、长效精细管理。宁陕县住建局为此建立了常态化的民意收集机制,多渠道如社区走访、线上问卷及代表委员建议等,确保动态、准确地掌握群众诉求。滨河公园的饮水机、秋千,以及长安东、西街设置的休憩座椅,无一不体现着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与细节。

精细治理:长效机制擦亮品质内核

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宁陕城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城区主次干道上,洗扫车采用“人工+机扫+冲洗”的高效模式深度保洁,路面干净整洁,路沿石根部也一尘不染。环卫工人细心维护果皮箱,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收集”新模式全面推行,解决了部分小区垃圾桶异味问题。

宁陕县在试点基础上实施撤桶并点工作,根据小区布局和户数,在城区设置4个生活垃圾转运点位和6辆流动收集车辆。工作人员在投放时间值守,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防止随意倾倒。

绿化养护也体现了精细化管理。宁陕县启动“全域花谷”建设,动员机关单位、镇和商户种植花卉2.5万余株,摆放花盆、花箱1.5万余盆。在公共区域进行花卉种植和补植补栽,摆放花箱583组,补植花卉1.2万余株,管护花坛356米,补植草木花卉1500余株,实现了“四季有景、步步见绿”。

在刨花板厂小区,曾经破旧的储藏室被拆除,变成了停车位和硬化道路。居民李桂兰回忆说:“以前土路坑洼,雨天泥泞,晚上漆黑,走路特别不方便。”如今,“路平了,水不愁了,晚上灯也亮了。”

宁陕县住建局实施“三拆三建三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拆除违建850平方米,拆除小区内破旧储藏室(间)25间、彩钢棚3处,新建停车位85个、休闲场所2处、健身设施1处、公园(广场)绿化4处,实现了县城从“外在光鲜”到“内在品质”的全面提升。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滨河公园音乐喷泉轻盈起舞,城北公园打卡点欢声笑语,小巷深处新灯点点,归家的路上洋溢着温馨笑语。在这里,“民生”二字具象为家门口的便捷、转角处的风景和洋溢在群众脸上的笑容。(王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