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坝县江口镇,洪武村与梭椤村各展所长、协同发力,正以特色互补的实践,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持续书写“和美”与“共富”的新篇章。一个用百年非遗舞狮唤醒沉睡的乡土记忆,一个以百亩金色葵海铺展诗意田园画卷,两地通过连片发展奏响乡村全面振兴强音,更成为撬动镇域经济提质增效的有力支点。
“咚——咚——锵!”夕阳熔金时分,洪武村放学孩童的身影在村口“狮步梅桩阵”上灵动腾跃,与墙绘中威风凛凛的醒狮交相辉映。“以前杂物堆得插不下脚,如今推窗就是会‘讲故事’的彩绘!”村民周国华指着自家外墙上的舞狮分解图笑着说。
走进洪武村,百年舞狮文化正从沉睡中苏醒。废弃瓦片、木桩被巧妙改造成“狮步梅桩阵”,成了孩童嬉戏、传承技艺的天然舞台;旧地窖蜕变为舞狮文化展览馆,六尊狮头阵列其间,红面关羽狮不怒自威,蓝脸赵云狮气宇轩昂。“以前觉得舞狮是老辈人的热闹,现在才懂这是我们村的魂!”村民老许取下练习用的狮头,深有感触地说。
古朴民居化身艺术画布,“醒狮”“采青”等招式以分解图跃然墙上,配以详实解说,让单调墙面成了会“讲故事”的立体课堂。3D立体狮头威风凛凛,蓬松鬃毛在风中仿佛微微颤动,与百米《哪吒》动漫主题墙绘碰撞出奇妙的古今对话。洪武村党支部书记许丹说:“‘五共机制’让村民从‘站着看’变为‘抢着干’,这种精气神比景观更珍贵!今年,我们村真正实现了环境‘颜值’与文化‘价值’的双跃升。”
远眺梭椤村,百亩葵花正翻涌成金色浪涛。来自宝鸡的陈先生弯腰摘下一根黄瓜,笑着说:“认购了‘我有一点田’,孩子每周都催我来收菜,这比游乐场更有生命力!”盛夏时节,梭椤村的生态优势正高效转化为“绿色银行”。依托强村富民公司,村里流转闲置土地打造的“观赏+经济”双轨葵海,花期吸引万人打卡;花落后种植的油葵每亩增收超500元,与轮作的水稻形成“夏观葵花秋赏稻”的生态循环模式,让土地全年高效“生金”。
“认养+采摘”菜园让市民提前认购土地、由村民代管,城里人得以体验农耕乐趣;闲置老村委会变身民俗文化研学基地,林下荒地崛起为竹林火锅营地,老旧房屋则整修为“三坊”——游客李女士带着孩子推动古法榨油坊的木楔,清亮菜油渗出时,她当即买下两瓶:“亲手榨的油,吃的就是这份烟火气。”沉浸式的古法榨油、酿豆腐、酿酒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梭椤村尊重古村落肌理,将护坡巧变为景观墙,通过“微整治”让家家户户推门见“园”,处处是景,文明新风也在悄然浸润人心。
当狮吼声穿过田野抵达葵花田,“梭椤片区”的组团效应释放出1+1>2的经济动能。两村特色互补,形成全域旅游闭环。游客上午在洪武村感受非遗震撼,下午到梭椤村体验田园野趣,让“和美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共富产值”。
自今夏葵海绽放以来,梭椤村已迎客近万人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5.8万元;铁矿村民宿周末一房难求,较一季度营业收入显著提升,环比增长110%,约达38万元;江口镇农家乐翻台率倍增。游客带走的不只是美好记忆,更是实实在在的乡土风味——榨油坊的鲜榨菜油、豆腐坊的嫩滑豆腐、“我有一点田”的新鲜时蔬、农户精心采收的中药材和土蜂蜜,都成了热销伴手礼。
乡村全面振兴,根在乡土之魂,路在融合之智。当非遗不再沉睡于展柜、农田不止耕耘于食粮,江口镇以“千万工程”为笔,在方寸院落与千亩沃野间,绘就出环境之“美”与经济之“兴”的协奏曲,谱写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篇章,让土地的记忆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使绵长的文脉与蓬勃的产业共生共兴。(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