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留坝县以药香为笔、生态为墨,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近年来,该县江口镇锚定“中药生态文化小镇”建设目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的特色振兴路。
林下西洋参基地
林下药材成“绿色引擎”,激活生态富民密码
江口镇坐拥1万余亩可利用林地,如何让“沉睡”的山林焕发生机?答案藏在漫山遍野的中药材里。当地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布局,如今70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如翡翠般铺展山间,成为富民强镇的“主引擎”。漩滩村300亩林下西洋参基地,是生态种植的鲜活样本。在原生态环境滋养下,西洋参亩产超1000斤,总产值3000万元,“喝山泉水、晒散射光”的生长模式,让这里的药材成为市场“香饽饽”。柘梨园村乔家山的千亩基地更具示范效应——与同仁堂、步长等药企共建“定制药园”,以黄精种植为主导的订单式生产,构建起“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以前守着绿水青山没出路,现在林下种药一年增收好几万,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张叔的感慨道出了共富心声。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这种“双收”模式已覆盖全镇,年均带动4000余名农户务工增收,人均年增收超3000元,昔日“沉睡”的山林变身群众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桶装红天麻
强村公司架桥拓市,集体经济驶上“快车道”
村集体经济如何破局?江口镇的答案是17家强村富民公司的“组团发力”。这些由村集体牵头成立的市场主体,正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金桥梁”。在销售端,强村公司主动对接药企、经销商,建立长期供货渠道;指尖经济同样亮眼,通过电商平台“云端拓市”,让深山药材直抵全国消费者。品牌化之路更让价值倍增——以“中药生态文化小镇”为核心,整合开发的“汉酱坊香菇酱”等特色产品,凭借地域辨识度打开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从“卖原料”到“树品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江口镇的集体经济实现质的飞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中药生态文化小镇
绿色转型筑牢根基,生态产业迈向高质量
发展的底色始终是绿色。江口镇坚持“在保护中发展”,让生态优势成为产业升级的“硬核支撑”。中药材深加工园区里,低温萃取、超微粉碎等先进技术正将鲜药材转化为中药饮片、保健品,实现“吃干榨尽”式全链条开发,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田间地头,专家服务团队手把手指导农户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生态种植技术,从源头守护药材品质。与此同时,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持续推进,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为林下经济筑牢生态屏障。
从药材种植遍布山间到产业链条的紧密衔接,从集体经济的蓬勃崛起到生态环境的愈发优良,江口镇正以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未来,这里将继续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