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留坝非公党委“清凉+驿站”行动:党建引领双向赋能新就业群体

近日,持续高温“炙烤”三秦大地,在陕西省留坝县,外卖骑手们不畏酷暑,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居民配送餐食与生活用品,成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毛细血管”。留坝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迅速响应,创新推出“清凉礼包+暖心驿站”组合关爱行动,以党建为引领,为新就业群体送去清凉与关怀,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清凉礼包:夏日关怀暖人心

“师傅,天气热,注意防暑啊!”在配送站点,非公党委工作人员一边将矿泉水、西瓜、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递到骑手手中,一边关切叮嘱。面对这份夏日里的贴心关怀,骑手们脸上纷纷洋溢起感激的笑容。“太及时了!最近每天都在高温里跑,这些物资对我们来说太实用了,谢谢你们!”一位骑手接过物资后激动地说道。

慰问现场,工作人员与骑手们围坐交谈,详细询问他们在高温天气下的工作时长、配送路线及防暑措施落实情况。交流中,骑手们反映了配送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小区“进门难”“停车难”等问题。对此,留坝县非公党委现场回应,将联动城管、社区等部门,通过划定临时停车区域、优化小区门禁管理等措施,切实解决骑手们的“急难愁盼”。

暖心驿站:城市港湾解难题

针对外卖骑手“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现实困境,留坝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积极行动,在骑手聚集区域及配送必经路线,精心打造了一批“暖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送去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走进位于留坝县中心商圈的“暖心驿站”,虽面积不大却功能齐全。饮水机、手机充电器、舒适的休息座椅一应俱全,墙上还配备了急救药箱、防暑降温物资。午后时分,几名刚结束配送的骑手走进驿站,接杯凉水一饮而尽,坐在空调下稍作休憩。“以前送外卖累了,只能在路边找个阴凉地将就,现在有了这个驿站,能喝水、充电,就像有了个临时的家。”骑手张师傅笑着说道。据悉,留坝县已建成4个“暖心驿站”,均选址在社区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地段,实现了核心区域的有效覆盖。这些驿站不仅为骑手们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便利服务,更成为党组织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前沿阵地。工作人员还定期收集骑手需求,动态优化驿站服务内容,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赋能治理:“移动哨兵”添活力

在持续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同时,留坝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引导外卖骑手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目前,已有4余名美团、粒粒淘骑手化身城市“移动哨兵”,担任“基层网格员”,依托职业优势,通过“随手拍”“顺手报”等方式,主动参与城市治理。“前几天送餐时,我发现小区楼道里有电动车飞线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立即拍照上传到‘基层流动网格员’微信群。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整改反馈,隐患顺利排除。”骑手李师傅分享道。像李师傅这样的“移动哨兵”,每日穿梭于留坝县的大街小巷,凭借高频次、广覆盖的配送轨迹,成为城市治理的“流动探头”,井盖破损、消防通道堵塞、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均被及时发现上报。

为保障治理效能,留坝县非公党委构建“发现—上报—反馈—激励”闭环工作机制。建立专属微信工作群,确保问题上报“秒级响应”;联合社区等部门,实现隐患处置全程跟踪;县委社会工作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向完成2条以上上传任务的外卖骑手每月发放100元激励金。此外,还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问题上报规范教学,提升骑手参与治理的专业能力。数据显示,自机制运行以来,骑手累计上报各类问题线索30余条,有效填补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盲区”。

留坝县非公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清凉+驿站”行动,完善服务内容,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在优化工作环境、提升职业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未来将持续扩大驿站覆盖范围,丰富服务功能,让“暖心驿站”成为城市中传递温暖的窗口,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凝聚基层治理新力量。(廖莎)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