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民宿+”出圈 趟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冬日时节,走进留侯镇,一栋栋民宿与四周的绿水青山相得益彰,构成一幅亮眼的美丽乡村画卷。群山环绕中的留侯书院民宿格外引人注目。从高空俯瞰,民宿与张良庙古建筑融为一体,古朴宁静。

“周末,镇上要举行庖汤宴,这两天预订民宿的客人不在少数。”留侯书院民宿店长吕先生告诉记者:“除了庖汤宴,针对冬季,我们民宿还推出了茶道文化、汗蒸养生等多种服务体验。”

在留坝,像留侯书院这样独具特色的民宿不是个例。近年来,留坝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以实施“四个一百”工程为着力点,形成了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民宿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走出了一条生态美、民宿优、百姓富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留坝民宿很独特,每家民宿都有不同的体验。这次住的地方周围银杏林,我们用银杏叶子做一些相框、彩绘,体验感很不错。”住在杏林山居的游客马女士说。

一直以来,留坝把文化作为民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能,将民宿作为传承县域特色文化的平台,按照红色文化研学实践区、秦岭文化旅游观光区、栈道文化传承体验区的三大文化发展区和县内122.09公里的乡村旅游环线布局,以“秦岭十景、十色生活”为主题,形成了“民宿+文化”“民宿+康养”“民宿+产业”等多种融合业态,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

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渐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个性、有情怀的民宿在留坝多点布局,为游客提供特色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农副产品、餐饮、手工艺品等产业发展,不断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留坝当地的群众当上“房东”赚房租、当上“管家”赚工资、当上“老板”赚利润,走出了一条绿色、开放、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好蓝图正在绿水青山间变成现实。

“以前在外面务工,一年到头才能回家,自从村里开了民宿,我就在这里当民宿管家,工作稳定,离家也近,也算是稳定的‘上班族’了。”民宿管家陆海芬说。

如今,留坝县已发展民宿181家,改造提升农家乐122家,培育民宿管家356人,带动就业创业1833人。民宿产业成为留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两山”理论的动力“引擎”。绿水青山里,书写着留坝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王茜 范靖坤)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