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 提升服务群众“温度”——山阳县深化“车驾管”改革助推警务效能提升的实践与启示

近年来,陕西省山阳县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聚焦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车驾管”领域,主动创新优化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服务群众“温度”。

一、做法与成效

立足“放”字降门槛。一是推动“就近办”。下放车管所业务权限至乡镇基层服务网点,实施“交所合一”,基层派出所、交管中队增加办理机动车驾驶证审验、换证、补换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等常见业务,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车驾管业务。二是推行“多点办”。持续织密服务网点,加大交管业务放权力度,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引入企业参与机动车检测站的建设和运营,增加检测资源的供给,提高车检效率。发挥邮政网点和保险公司覆盖城乡、贴近群众服务优势,设立车管业务代办点,办理驾驶证补换领、行驶证补换领、办理车辆交强险投保、车辆年检代办等业务,进一步拓宽了车管服务渠道。三是推进“自助办”。围绕省时、高效目标,推行简单交管业务“自助快办”,在车管所增设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群众可自助办理补换领驾驶证、机动车选号、信息变更、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累计为3000余名群众提供服务,有效实现群众办证少排队、快速办、高效办。

紧盯“管”字强保障。一是强化业务提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机动车及驾驶人业务知识及“放管服”便民措施培训,开展车驾管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累计开展培训4期60余人次,有效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建立健全业务监督和考核机制,通过日常检查、视频巡查、档案抽查等形式,确保每笔业务办理阳光高效。二是强化源头管理。强化对辖区内机动车检测站的监管工作力度,深入辖区机动车检测站开展安全检查督导,定期进行检测设备计量校准和维护检查,加强重点车辆源头安全管理,规范机动车检测流程、项目和标准,严厉打击违规检测和虚假检测等行为,通过严把车辆检验源头关,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检车服务。三是强化集中整治。持续开展非法中介整治活动,在业务场所设置警示标志、悬挂横幅标语、摆放宣传展板,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中介”代办业务。通过深入摸底排查、拓宽线索渠道、强化查处力度等举措,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强拉客、欺骗群众、违规办理业务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围绕“服”字践宗旨。一是实行一窗通办。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整合业务窗口,优化业务流程,对符合要求的普通车驾管业务做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及时办结,机动车注册登记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由2至3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驾驶证换证业务由原来的半天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左右,有效推进“车驾管”业务“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二是落实减证快办。推行“一证通办”和“容缺受理”机制,简化办事材料和流程,公安车驾管18类简单业务只需提供身份证明即可办理,免复印、免填表、免拓印、免提交,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少跑路,群众满意度由改革前的70%左右提高至90%以上。三是实现全程网办。拓展网上服务渠道,大力推广“交管12123”手机APP、公安部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www.122.gov.cn)等,群众办理驾照考试预约、补换领驾驶证、查询交通信息等实现“全程网办”,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改革后网上业务办理量由10%提高到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有益启示

为民服务是改革的根本目的。车驾管业务“放管服”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山阳县牢牢把握现代警务体系建设契机,聚焦服务效能提升,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针对群众“不知晓”“不理解”“不会办”“申报手续繁琐”等问题,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一站式”办理为目标,以“最多跑一次”为标准,简化审批流程、主动靠前服务,让“放管服”改革的红利转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动力和能力。

创新驱动是改革的关键动力。在车驾管业务“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创新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动力。山阳县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以数字化车管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推广手机APP应用、开展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了业务办理的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化,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同时,不断探索与社会机构合作的新模式,拓展服务渠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加强协作是改革的重要保障。车管业务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方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山阳县在公安机关交管、派出所等部门联动的基础上,积极与邮政、保险、税务、医院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方式,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践证明,只有加强部门协作与沟通,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才能形成工作合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释放改革的创新活力。

强化监督是改革的重要手段。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同时,必须强化跟踪问效,有效防患“车驾管”业务风险隐患,保证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改革成效的持续提升。山阳县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对业务流程、办理时限、服务质量等进行全程监控和定期考核,不断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同时,加强对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其依法依规开展业务,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