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位于汉中市洋县有机工业园区的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里鼓声阵阵,陕西双亚黑米丰收节暨周大黑品牌创新大会拉开帷幕。
“在这美好的丰收时节,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洋县,来到双亚,参加陕西双亚黑米丰收节暨周大黑品牌创新大会,共同了解洋县黑米的前世今生,共同见证洋县黑米产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共赢黑米产业合作,共绘美好发展蓝图。”当日上午,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董事长周亚刚满怀热忱向前来参加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和欢迎!
洋县黑米是洋县的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双亚集团的拳头产品。双亚集团始创于1992年,经过32年的发展,现已经成为一家集品种培育、基地种植、生产加工、产品研发、销售、物流配送及研学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黑米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现拥有有机种植基地1.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2万亩,产品8大类72种,在天猫、淘宝开设了旗舰店,闯出了“周大黑”黑米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全国黑米、红米的最高生产标准就在我们洋县,我们这里种植生产的有机黑米是全国品质最好的。”洋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何天华介绍说,洋县地处汉中盆地,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阻隔,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形成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部低平的独特地势,这里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水资源极为丰富,为洋县黑米和其他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洋县也是世界珍禽朱鹮唯一的野生种群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种源地,为了保护好朱鹮的栖息地,该县一直秉持着有机的种植方式,这也为当地特色有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近年来,洋县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始终把有机绿色产业作为“一县一策”的首位产业,聚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百代有机产业集群和优质有机产品供给基地,全县有机基地面积稳居全省第一,洋县大米、洋县有机黑谷酒和羊肚菌入选国宴食材。此次双亚集团的活动是洋县交流“千万工程”经验、宣传推介特色产业、深化有机品牌的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是一次立足洋县黑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整合科技力量,为洋县黑米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思路的推广落地提供有力支撑的创新大会。
双亚集团自成立之日起,周亚刚就一直不断探索延伸产业链。“1992年,我与黑米结缘以来,就成立了优质水稻研究中心,开始对洋县黑米品种进行选育,对黑米衍生品进行研发。”周亚刚说,他们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规划所、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主粮革命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展黑米深加工产品及健康食品的研发。已经投入市场的黑米杂粮粥、黑米茶、黑米糊、黑米锅巴、黑米谷物酥、黑米芝麻丸、黑米月饼、黑米食醋、黑米葛根酵素、黑米多肽代餐粉等多款黑米衍生品延长了黑米产业链,推动着黑米健康主食化的高品质、多样化发展,也提升了“双亚”“周大黑”的品牌影响力。
坚持科工兴企是双亚公司发展道路上永不停止的脚步。近年来,双亚公司共申请专利26项,制定企业标准12个,自主培育的双亚黑1号和双亚红1号优质稻种子均通过了陕西省品种审定。2023年,洋县黑米在全国特产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土特产之一,被列入中国土特产名录。“双亚黑米”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黑米茶制作工艺被评为“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被评为“陕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示范基地”“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爱心企业”等称号,有力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品质升级。
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周亚刚深知,未来要想让洋县黑米产品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就必须以专利技术为创新基石,高度注重科技研发,加大在黑米产品品质优化和深加工系列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从源头开始全产业链布局黑米衍生产品品牌。
“一人走得快,众人才能走得远,这也是公司举办此次活动的根本目的。”双亚集团总经理周鹏说,未来,他们将继续在洋县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奉行“双亚黑米 健康中国”的使命,以科技兴企、造福乡里、服务社会、富强国家、走向国际为前行目标,不断推动黑米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