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四川梓潼县支行:实干笃行勇担当,砥砺奋进谱新篇

位于川北大地的梓潼县,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农发行四川梓潼县支行以“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为笔,以“金融活水”为墨,在这片热土上挥洒出高质量发展的斑斓色彩。今年以来,该支行已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近17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党建引领聚合力,点亮发展“前行灯”

“两弹城”位于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脚下,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上世纪60年代,邓稼先、王淦昌等两弹元勋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至今仍完整保存着邓稼先旧居、将军楼、情报中心等167栋60年代的建筑物,先后获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

农发行梓潼县支行深挖“两弹城”红色资源,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队伍建设与业务实践,创新打造“两弹铸魂、红色先锋”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总结提炼出“22466”支部工作法,获评四川省银行业协会清廉金融文化优秀基层品牌,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同时,该支行紧紧围绕梓潼县委、县政府“文旅兴县”发展战略,累计投放贷款12亿元支持“两弹城”红色文旅综合体建设,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深度融合,助力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文旅新地标,擦亮“红色梓潼”名片。

农发行四川梓潼县支行:实干笃行勇担当,砥砺奋进谱新篇.jpg

农发行梓潼县支行支持的绵阳“两弹一星”红色旅游研学营地项目

深耕粮安守底线,端稳百姓“金饭碗”

春日的梓潼县黎雅镇田间,农机穿行、秧苗青青,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全国首批水稻制种基地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和四川省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梓潼自古享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的美称。农发行梓潼县支行结合当地水稻制种资源禀赋,围绕粮油“种购储销加”全链条、全环节,投放信贷资金近2亿元支持梓潼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示范基地黎雅片区建设,持续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

近年来,该支行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入践行“两藏”战略,累计获批项目贷款33亿元,重点支持水稻制种、高标准农田、粮油仓储设施、粮油产业园和种猪选育种等领域。此外,该支行2024年投放粮油类贷款近2亿元,连续五年实现全省小春收购贷款首笔落地,真正让“天府粮仓”的稻香“丰”景惠及千家万户。

畅通路网破瓶颈,铺就振兴“快车道”

“以前拉货绕行要多花2小时,现在高速口直通园区,运费能省下不少咧!”物流公司张经理指着崭新的七曲山互通连接线感慨。

梓潼曾作为108国道沿线上的交通重镇,西北倚剑门天险,西南铺天府锦绣,被誉为古蜀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但随着2002年绵广高速建成,过境梓潼108国道的车辆锐减,昔日车水马龙的枢纽日渐被“冷落”。

针对梓潼交通“边缘化”困境,农发行梓潼县支行积极响应当地政府“三高三线一网”战略,创新融资模式,搭建政企对接桥梁,获批贷款3亿元支持绵苍巴高速梓潼县七曲山互通连接线出口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助推梓潼“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县域与成渝经济圈时空距离,激活人流、物流、信息流,助推“两弹城”、七曲山文昌文化、梓潼“三绝”等特色资源“走出去”,为全域旅游和产业升级打通“黄金通道”。

水利筑基惠民生,绘就乡村“新画卷”

梓潼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丘陵地带,属于典型的浅丘农业县。长期以来,该地区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性严重缺水等问题,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发展农业生产,水源保障是关键。农发行梓潼县支行直面梓潼“十年九旱”难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水利补短板”攻坚行动,以投贷联动方式,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支持武都饮水二期灌区工程,打通农田灌溉和民生用水“最后一公里”。

该支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致力于在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累计投放贷款15亿元支持梓潼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梓潼县和美乡村“千万工程”七曲山片区建设等9个项目,助力打造“水清岸绿、村美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农发行梓潼县支行将继续以实干笃行之姿,扛牢政策性金融使命,聚力服务“六大领域”,躬耕不辍、砥砺前行,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续写更加绚丽的“三农”答卷。(王佳佳、何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