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两个名字,四川崇州竹艺村的优雅“蜕变”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记者李果四川崇州报道

刘永顺所在的村有两个名字。

村里面要开大会,土地要流转,或者孙女要办户口时候,他用的是“崇州市道明镇黄龙村十一组”这个名字,而当被游客问及时,他会改口说“明道竹艺村”。

严格来说,“黄龙村”他是祖祖辈辈生活的行政村,包含了几十个村民小组;而“竹艺村”则是由黄龙村的九、十一、十三组共86户人家所组成的一个新乡村,更像是一个“乡村振兴”的试验场。

竹艺之乡谋变

刘永顺有7分地,交给合作社后,每年的收益约500元,他笑说“不够买米油”,尽管还有养老金,但他依然坚持和老伴每天编竹花篮,做一个花篮的收益9毛钱,一天可以编20-30个,这样的花篮将经过加工和上色后,以60-80元不等的标价出现在成都的市场中。

刘永顺手中的竹子,名叫慈竹,这种已经在黄龙村存在两千年的竹子,质地柔韧,不容易断,适合用来编制各种竹艺产品,他的祖祖辈辈依靠这种竹子,把黄龙村“编”成了世界闻名的竹艺之乡。

但毕竟竹艺是传统的手艺活,如刘永顺子女一样,村里面大部分年轻人更加喜欢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他们常年外出务工,但每次临走时,父母却总要塞上几个亲手编织的竹篮竹筒。

刘永顺也很担心,这个手艺会在以后失传,但他又会安慰自己:老家伙始终会被淘汰。

如何保护传统手工艺,又能使得村民增收,是当地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总体而言,近几年来,随着中央以及地方对于农村工作的重视,当地进行了两次不同方式的“乡村振兴”。

第一次是以学院派的方式进行。

2013年,中央美院受邀而来,在实地考察黄龙村的情况看,提出把最靠近公路的九、十一、十三组共86户人家所在的范围,规划成为一个竹艺聚集区,并冠以“道明竹艺村”的名字进行整体打造,希望以竹编艺人聚集、竹编艺术产业化的方式,将竹艺村所在的范围打造成“文创旅游的创新创意示范区”。

第二次则是以更加贴近市场化的方式进行。

2017年,崇州市市属国有公司四川中瑞锦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接手竹艺村的打造工作,拥有文旅专业毕竟的张永超被派驻为竹艺村的“村长”。

“这里有两个村长”,张永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黄龙村的村长负责村里的行政工作,而自己则代表所属公司,负责村里的改造、招商引资工作”。

在过去,竹艺村附近有白塔湖、有禅院,络绎不绝的游客从这里经过,却并不曾留下。张永超和其团队看到了这一问题,“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流量,就没有价值”。

“我们来了后,先进行了规划,考虑了很多要素,基础设施体系的改造,环保理念的引入,产业体系的重塑”,张永超说,“最终实现整个村的提档升级”。

具体而言,他们要做的是,第一是要实现当地生活方式的再造,第二则是要进行生产方式的再造。

与乡村一起成长

首先,就生活方式的改造而言,四川中瑞锦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希望通过新村民的引入,帮助村民进行观念上的改变。

在做规划时,四川中瑞锦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梳理了很多理想中的川西村落的样子,其中一条,是新村民要融入乡村,而非关起门来自己做事。

“因此对于准备进入的新村民,我们第一条建议就是,新村民与原住民要融合在一起,通过新村民带来的新理念新知识,帮助原住民进步。比如竹艺村的新建院落,我们都建议要放低围墙高度——即使园内有鸿儒在谈笑风生,村民们也可以在围墙边耳濡目染”,张永超说,“因为乡村振兴的目标,不仅要让村民财富增值,也要实现精神上的同步富裕”。

诗人马嘶看上了竹艺村的田园生活,在村里开了家“三径书院”,除了写诗和卖书,他还不定期召集自己文化圈的朋友来进行公益讲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三径书院的公告牌上看到,近期已经举办了三场讲座:7月21日,是一场针对当地学生的“中学时代,如何从阅读到写作”讲座;7月28日,则有一场关于如何规划读书计划的讲座;8月11日,马嘶还请了一名成都的知名语文教师来授课。

在这些新村民看来,不求通过讲座,短时间内提升原住民的文化或艺术观念,但希望通过长期坚持,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生活观念。

张永超也发现,村民越来越懂得生活美学了。

新村民冯玮在竹艺村开了家民俗手工体验馆,她把原来装米的陶罐擦拭干净,插上一株鲜花摆在院里的桌子上。原住民张大姐看见了,一拍脑门跑过去给张永超说,“我们怎么就想不到陶罐还可以这么用呢”。

竹艺村的来去酒馆,租用的是原住民的农家小院,为了实现酒馆的“功能性”,新村民打算把原来的高墙拆掉,以一圈低矮通透的围墙代替。房东看见了,去找张永超哭诉:担忧围墙太低矮,失去了安全性。张永超安慰她:“酒馆就需要有酒馆的样子,如果未来退还给你使用,你还不认可,我们再重新给你修高墙。”

“结果半年过去了,院里面不少一草一木”,张永超说,“房东见了也很高兴,现在凡是有亲戚来,都要带过去参观”。

而生产方式的改造,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竹艺村目前共有原住民86户,295人,但大部分年轻人仍在外务工。在张永超看来,竹艺村并非要做成一个文旅项目,而是要实现竹艺村整体的振兴。但振兴缺少不了年轻人的参与。

“我们在上周六还做了一次原住民的VIP之旅,带原住民去参观自己的乡村,让他们了解未来的规划,理解乡村的发展机会”,张永超说,“等生活方式改造完毕后,下一步即是对生产方式的改造”。

进一步讲,目前肯回竹艺村工作的年轻人还很少,张永超希望通过对当地竹编艺术的提档升级,提高其经济价值,“比如游客在村上某个餐馆吃饭,看上了屋顶的竹艺吊灯,我们可以马上联系工厂帮助游客下订单”。

“我们要做的,是要和这个村,以及村里面的人一起成长,用时间去让他们相信自己身边物件的另一种可能性,自己乡村的另一种可能性”,张永超说。

(编辑:周上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liguo@21jingji.com,zhousq1@21jingji.com)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