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智能财务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院长卢文彬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财务领域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等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多创新可能。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柱,财务管理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卢文彬指出,近年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会计信息化和智能财务领域,协同多方力量,形成合力,通过理念创新、平台搭建、产学融合,已取得显著成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以“2024中国智能财务发展暨智能财务研究院年度工作报告”为题,从智能财务的发展、研究院的工作以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刘勤指出,一年来,中国智能财务的发展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数智化”和“智能向善”成为2024年年度社会流行语。此外,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促使企业加速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在理论研究方面,智能财务和智能会计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在呈现了几年的指数增长后,开始进入平台发展期。在技术发展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迭代,为智能财务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驱动力。
刘勤指出,2024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案例相比前几年有了较大的进步,创新点令人印象深刻,其主要体现在应用场景选择与核心业务紧密关联,如借助于智能技术将大数据深度应用于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同时,技术应用与时俱进,如大模型、智能流程自动化、智能体等技术的运用,为智能财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