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深入沿黄湿地调研,青春践行绿水青山梦

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沿黄城市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调研实践团”于2025年8月前往山东省沿黄各地市,开展了一场以“大学生暑期深入沿黄湿地调研,青春践行绿水青山梦”为主题的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1.jpg

当下,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仍以传统化学工艺为主,有着运行成本高昂、生态效益欠缺等弊病,与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仍有差距。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沿黄城市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调研实践团”聚焦黄河中下游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创新探索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潜力。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行业单位对接,团队系统收集了区域性水质数据和技术支持方案。项目涵盖产业调研、志愿服务、环保科普等多元内容,成员按流域城市分组展开实地考察,旨在构建适应该区域生活污水特性的人工湿地处理模型。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关注人工湿地在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深入山东各地市的人工湿地,通过实地考察与水质数据采集,分析其结构设计、植物配置、水力循环模式及污染物去除机理。调研表明,人工湿地可高效降解氮磷污染物、吸附重金属,提升水体透明度与溶解氧水平,增强自净能力,是低成本、可持续的水生态治理典范。团队成员通过对比山东省各地级市湿地运行效果,评估其效能,量化其削减入河污染负荷、保护饮用水源地安全的潜力,为地方水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优化建议。

2.jpg

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在线下展开了深入讨论。讨论中,成员们围绕人工湿地运维成本控制、处理效率稳定性等关键议题展开激烈辩论。大家深刻认识到湿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一致认为推动标准化建设、智能化监控以及社区共管模式,是提升湿地长效生态效益的核心所在。

3.jpg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专业认知的深度延伸,更是新时代青年勇担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的生动体现。团队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数据彰显担当,其调研成果将为人工湿地技术的科学推广与水资源保护政策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青春的热情与专业的智慧,终将凝聚成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强大力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