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高新区集成电路开发技术研究院是临沂源芯集成电路开发中心,重点与临沂高新科技发展集团共同组建。利用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专注于集成电路领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汇聚行业顶尖人才,助力企业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加速高校知识产权向市场应用的转化,力争打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新标杆。
人才汇聚,打造电子信息设计高地。加大顶尖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整合力度,从高校广开引才渠道,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院所优质资源,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瓶颈,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组建一支由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工程、能源与环境和物理与电子等专业,20余名专家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对引进的人才实行“集团化管理、共享化使用、灵活化流动”模式,按照“一岗多能、优势互补”原则灵活使用人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能和发挥人才价值。同时积极发挥以才引才作用,通过河北工业大学段润泽教授等专家教授为企业引进6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均成为研究院创新发展的主要骨干。
破解企业难题,推动产业升级。依托临沂高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发布模块,鼓励行业专家和技术团队主动揭榜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公开透明的竞争方式,确保最优资源投入,提高技术攻关的成功率和效率,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研究院成立以来,面对新能源光伏、移动储能、无人机控制及芯片上下游材料等行业中的“卡脖子”技术,依托段润泽教授研发的“BMS电池管理系统研发”技术,帮助企业自主研发出储能系列尖端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积极促成山东源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微电子技术开发”平台,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项目3项。目前已有17家企业36个项目完成在线发布,已完成对接合作攻关项目21件,预计年研发业绩达300万元,沉淀专利及相关技术15件。
深化高校合作,加速知识产权转化。将合作触角延伸至高校,打造校地才企合作的“集聚点”。一方面,联合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借助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临沂大学等多所高校创新资源,促进了研究院与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共享,加速了高校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应用。另一方面,研究院与多所高校,围绕芯片设计、封装测试、材料研发等集成电路设计的6个领域共同承担科研项目11项,共同推动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临沂高新区集成电路开发技术研究院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服务产业”的发展理念,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前沿技术,搭建起企业、人才、高效之间的互通桥梁,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