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山东发展。一直以来,山东工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总行党委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以领军银行姿态全方位做好金融供给,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凝心聚力抓党建
清风正气不断充盈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这不仅是实现金融事业长远发展的核心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国有大行,山东工行不断深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激发金融服务先锋力量,不断汇聚干事创业磅礴力量,着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山东工行深入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体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山东工行认真开展中央巡视整改,高质量完成总行党委巡视配合任务,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常态长效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清廉山东工行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山东工行在组织效能、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激励约束上一体发力,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担当作为促发展
融入大局步履坚定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山东工行立足主责主业,秉承并发扬“勇挑大梁”的担当与勇气,为实体经济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浇灌金融“活水”,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统领,当好政策传导的“主渠道”。结合全省战略重点和区域禀赋,山东工行科学制定《2024—2026年信贷投融资布局》,系统性优化投融资布局、体系化提高供给能力,统筹把握投融资总量和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助力打通“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渠道。同时,山东工行开展贯穿全年的“强基蓄能、服务实体”专项活动,聚焦重要领域、重大项目、重点客户,提升服务实体的精准直达性。另外,山东工行多次召开公司信贷投放专题推动会,引导各级机构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发展合力。截至2025年3月末,山东工行公司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较年初净增770亿元,同比多增130亿元,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居四大行首位。
践行初心使命,当好战略落实的“国家队”。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山东工行制定《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努力做到“地处黄河下游,力争工作上游”,省内“沿黄九市”公司贷款较年初增长446亿元,余额超过5200亿元,余额和增量在省内金融同业中排名第一。围绕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山东工行统筹加强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近3年绿色贷款增速保持50%以上。发挥货币政策作用,累计审核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178亿元,同业第一。2024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炉,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改善了社会预期。山东工行靠前对接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房地产协调机制“扩围增效”,确保合规项目“应进尽进”,“白名单”项目审批金额、放款金额排名省内同业首位;发放全省(不含青岛)首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累计投放额系统和同业均为第一;落实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发放全省首单省属国企上市公司回购贷款。
聚焦发展所需,当好服务实体的“主力军”。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山东工行支持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主动获取省政府相关部门各类项目清单,按图索骥、逐个对接,2025年一季度项目类贷款累计投放372亿元,增量达到279亿元,余额占公司贷款的比重约57%,近年来始终保持增长趋势。作为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银行”,山东工行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坚持主责主业,成为省内唯一一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破“两千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破“千亿”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山东工行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山东省工商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16条措施,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净增超过350亿元,同比多增93亿元,大幅超额完成工总行计划。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山东工行加大金融支持外资外贸优质企业力度,国际贸易融资余额近200亿元,增量95亿元,系统第一。
拓面扩容优服务
为民情怀有力彰显
党领导的金融事业起于人民、兴于人民,根本上是人民的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山东工行站稳人民立场,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全力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多措并举发展消费金融,提振消费扩内需。山东工行积极推动个人消费贷款扩面增量,服务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加快产品推广和创新升级,以政策引领、科技驱动、惠民让利、产品创新为核心,打造高效便捷的消费贷款,助力全省消费经济增长。具体看,强化政策引领,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扩大消费信贷供给;创新数字金融,实现“无接触、全天候、秒级响应”的个人信用金融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降本增效惠民,发放利率优惠券,释放消费活力;丰富产品供给,针对个体工商户推出信用类助商组合贷等,多元赋能社会民生。
借小微融资协调之力,推动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山东工行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普惠贷款增量超220亿元,余额突破1600亿元,普惠客户达13万户,2024年连续4个季度在人行小微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获评“优秀”档次。特别是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山东工行高度重视、快速响应、综合施策、靠前发力,以“千企万户直通贷 一笔一画做普惠”为主题,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强化创新,全面提升普惠金融综合服务质效,助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山东工行围绕“兴业、兴村、兴民”发展主线,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600亿元,增量突破400亿元,均排名系统第三。先后与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山东种业集团、山东鲁粮集团、山东省供销社等重点机构签署支持乡村振兴领域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农业农村领域合作。坚持产品创新驱动,集中精力在场景、产品上下功夫,创新推出富农快贷、农资购销贷、粮食购销贷、农机贷、齐鲁文旅贷、农担快贷等多场景融资方案,构建了涵盖“小农户+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特色客群”的产品体系,服务覆盖农业“种、养、工、贸、服”全领域。
推动金融服务下沉,打通金融惠民“最后一公里”。山东工行创新推出流动银行车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至辖内偏远区、空白区。山东工行“流动银行车”穿梭于城乡之间,开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偏远乡村、军工企业,高效满足县域乡村客群基础金融服务、特殊客群金融服务需求、突发及应急金融服务等,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真正将银行“开到”了乡野牧场和田间地头。
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振金融消费者信心。该行依托消保宣传站、助农服务点、小蜜蜂驿站等400余个工行特色站点以及800余家物理网点,积极开展消保宣传活动,交织成一张立体多元、覆盖面广的特色消保宣教网络。有侧重、有特色地强化对在校大学生、新市民、老年人、农村居民、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教育宣传,并推动消保知识普及与金融帮扶、乡村振兴、金融风险防范等热点问题有机融合。
统筹施策控风险
安全防线持续加固
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保障。山东工行立足长远,加快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提升风险治理能力,坚决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大局,实现了各类风险总体可控、资产质量稳定向好,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助力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当前,金融风险与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相互交织、密切联系,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风险防控难度。山东工行强化房地产领域融资保障,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供有效金融支持。2024年12月31日,山东工行率先在省内同业中获批首笔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贷款11000万元,并成功放款8121万元,专项支持某市属国企某房屋购置项目。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既有助于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促进地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加当地保障性住房供给,助力周边新市民群体实现“安居梦”。
制定信用风险管控实施方案。山东工行按月监测分析,加强督导检查,确保管控有力有效。一方面,山东工行把好风险入口,从客户、产品、行业和区域等维度,优化新增融资投向,做实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防止风险“病从口入”。同时,山东工行畅通风险出口,提升风险资产处置效率,坚决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大局。
踏上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新征程,山东工行将继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领军银行姿态抓好各项工作,更加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更加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更加有效管控金融风险,奋力开创山东工行转型发展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