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北方氢能产业新高地: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约或投产超40亿元氢能重点项目

3月14日,山东省青岛市氢能产业园迎来了第二次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投产(启用)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总投资超40亿元的14个氢能重点项目正式签约或投产,标志着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氢能“全产业链”打造提速升级。同时,氢能大厦、氢能国际会客厅同步启用,华旺产业研究院也正式揭牌,为青岛氢能产业的聚势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1.png

氢能,作为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能源之一,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未来清洁能源的瑰宝。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并被列入国家战略能源规划。青岛市抢抓这一产业机遇,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布局了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充分发挥氢气资源禀赋与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据介绍,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一直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此次集中签约和投产的氢能项目,正是新区深耕绿色能源产业细分赛道、推动引领性、标志性项目落地的具体体现。新区聚焦氢能发展前沿,加速氢能“全产业链”搭建,为打造中国北方氢能产业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集中签约的9个项目和投产的5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40亿元,涵盖了氢气“制、储、运、加、用”全流程。这些项目的投资主体既有深耕氢能领域多年的头部企业,也有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的专家团队。他们的加入,将为青岛氢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签约项目中,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尤为引人注目。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部件技术领先的企业,德燃动力将投资建设氢燃料电池车用产线,并逐步打造临沂-青岛公共交通示范线与物流示范线、中德氢能研究中心、检测与售后中心及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氢能技术在公共交通和物流领域的应用,为青岛氢能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同时,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供氢-输氢-储氢-加氢-用氢”一体站项目也备受关注。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100辆以上氢能商用车的加注需求,重点服务于董家口港区及周边氢燃料电池重卡、公交、物流车。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促进青岛市氢能产业园与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两大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形成氢能产业的集聚效应。

在投产项目中,青岛华旺产业技术研究院、低空飞行器用燃料电池、低速氢能源动力交通、质子交换膜、光伏发电-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各具特色。其中,由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涂正凯教授团队共同推进的低速氢能源动力交通项目尤为亮眼。该项目将利用自身在空冷燃料电池电堆设计、膜电极和催化剂选型以及系统集成方面拥有的核心技术,结合智慧化运营平台,实现1000台套以上氢能源共享单车的本地自主产研及运营。预计4月份,首批车辆即可实现道路运营,为市民提供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

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章桐表示:“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西海岸新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为我们产业发展提供了良机。此次签约合作对我们意义重大,我们将发挥德燃动力系统产业牵头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制氢-储氢-加氢-用氢’全链条,推动青岛氢能产业升级,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员、特聘教授涂正凯也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氢能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表示:“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产业基础雄厚,具有丰富的氢气资源禀赋,具备大规模发展氢能产业的能力。我们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开展氢能产业前沿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争取为青岛氢能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产业园核心载体的氢能大厦,将集聚产业链企业,形成制氢装备、燃料电池、氢能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氢能国际会客厅则将率先搭建起跨区域氢能技术研讨共促平台,并逐步发展成为青岛市氢能产业对外合作交流的科创桥头堡。同步揭牌的华旺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发挥科技资源整合、重大技术攻关、产业人才培育以及氢能产业生态构建等核心职能,形成完善“战略规划—研发孵化—产业支撑”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据悉,青岛市氢能产业园自成立以来,已累计签约氢能产业项目22个,签约总投资超140亿元。目前,园区正在推进二期638亩拓展区建设,规划建设氢能港口、氢能社区、氢能交通等应用场景。计划到2030年,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达到110亿元,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50个以上,形成规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对外合作更加紧密的氢能产业体系。

为推动项目“扎根成林”和园区品质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全力打造更加优质、更为一流的营商环境,努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岛将凭借其在氢能产业的卓越表现,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氢能技术的策源地与应用标杆。(雨轩 孙丰华)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