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全年工作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一场持续多日的济南市统一战线“同心话统战”座谈交流会举办。市委统战部领导班子成员,各市级民主党派主委,市工商联主席,无党派人士代表,14个统战团体负责人,12个区(县)及3个功能区的统战部部长等共计60余人参加。据了解,这是近年来济南市举办的统一战线领域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教育培训活动。
活动中,既有高质量课堂授课,也有多领域现场教学,统一战线领域各方代表深入交流发言,分享亮点做法,精准建言献策。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同心话统战”话出了新思路,激发了新动能,聚力推动全市统一战线工作迈上新台阶,也是全市统一战线服务“项目深化年”助力强省会建设“七大行动”走深走实的缩影。
2024年以来,济南市大力实施统一战线服务“项目深化年”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七大行动”,切实将统一战线所长和中心大局结合起来,凝聚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团结奋斗,掀起了全员参与、全力配合、全面推进的工作热潮,取得了显著成效,统一战线法宝作用进一步彰显。
实施发展信心提振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鼓干劲、添动力
高层次举办“高质量发展大讲堂”。先后邀请全国工商联、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山东大学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民营经济的新发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传递到广大统战成员。
高标准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活动。深化“亲清驿站”工作品牌建设,有效整合政府部门、商协会、专业机构、高校院所等涉企服务资源,高标准开展政企沟通活动,收集企业问题诉求,推动政策宣讲按需定制、精准有效。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举办“亲清驿站”活动69次,政企沟通活动197次。
常态化开展“同心面对面”谈心谈话活动。健全完善各级统战领导干部与民营经济人士联谊交友制度,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共走访调研民营企业611家、商会115家、有代表性的个体工商户144家,与747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谈话,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敢闯敢干。
实施建言献策提质行动
彰显制度效能,广泛调研、把脉支招
着力擦亮“参柬”品牌。聚焦济南都市圈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更新等全市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座谈议”“调研见”“联合干”等工作形式,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共刊发82期《参柬》专报,均获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政党协商效能不断提高。优化“党委出题、领导点题、部门申报、党派领题”选题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党协商匹配度、精准度和前瞻性。健全协商反馈机制,强化意见建议转化成效。围绕济南都市圈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等共开展各类协商活动28次。
民主监督成效走深走实。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的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专项民主监督、特约监督,鼓励各民主党派发挥专家型党派成员作用,多方集智聚力,助力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组织党外人士开展“智荟强赋能 同心促发展”走进开发区服务“项目深化年”系列活动,聚焦全市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这一项目建设“主战场”,出主意、搞监督、引项目,有关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
实施“双招双引”提速行动
牵线搭桥推动“引进来”“走出去”
深化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国字号”平台。举办“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济台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交流会”“济台金融合作推介座谈会”“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福建专题推介会”等活动,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产业聚集效应不断释放,形成具有合作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两岸经贸合作发展。
深化“侨梦苑”高端人才交流平台。举办2024山东(济南)“一带一路”华商合作交流会、济南第二届“海右人才节”—“创业中华·侨涌泉城—济南侨界人才交流活动”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位侨商和高层次人才参会,对接合作项目12个,其中有6个项目现场签约。
深化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举办济南市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暨“AI泉城”赋能行动精准对接会,开展多场次企业家交流座谈会、“稼轩会客厅—惠企超算”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济南·人工智能)惠企政策对接会等活动,积极推介海归小镇优势,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实施对外合作提效行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竞争新优势
打造商协会高水平“以商招商”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异地济南商协会组织全国和海外布局,推动成立烟台市济南商会、加拿大济南企业家协会等。组织民营企业家赴香港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与香港济南同乡会、全港各区工商联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并设立“济南市工商联‘双招双引’工作站”。举办“济企榕城行”交流活动,密切济南、福州两地商会、民企合作。举办“商协会会长迎春座谈会”“异地商协会泉城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泉城行”“商会会长区县行”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资金向济南汇聚。
打造海外联谊组织“以侨引侨”交流合作平台。指导各区县成立海外联谊会,借助海联会、海交会换届,深化与海外侨团及商协会联系沟通。5次组团赴港加强与爱国爱港同乡社团、代表人士和在港乡亲的联谊交流,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参加“第二届家乡市集嘉年华”活动,向香港市民展示济南特色产品;在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三中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泉涌香江庆国庆”活动,用非遗传递家国情、爱国心;在香港励德邨社区开展“泉涌香江·泰山关爱行动”,助力香港基层治理服务效能提升。
实施民营经济提升行动
凝聚合力、优化环境,着力促进“两个健康”
推动纾困解难“直通车”提速增效。持续完善全市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反映问题常态化收集机制工作体系,优化问题收集研判、督查办理、评价反馈工作闭环,编报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反映问题专报7期,已推动解决政策配套、项目落地、拖欠账款等问题59个,有关工作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受到民营企业广泛好评,形成了尊企爱企护企的浓厚氛围。
开展“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等活动。发挥驻济高校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效能,持续推动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征集160家民营企业的400余项校企合作需求,近40位教授“领题”,采取“进高校、进企业、一对一”等方式与企业对接洽谈。
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宣传《济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2024版)》和《2024济南民营企业投资机会清单(首批)》。支持各级工商联、商协会组织主动对接金融服务机构,促进优质项目与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深化“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行动,探索建立信用体系评价机制,打造促进“两个健康”的新载体,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助力民营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发挥各级工商联、商协会、海外联谊组织作用,畅通国际经贸信息交流渠道,帮助企业及时全面研判海外市场形势。市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率团访问马来西亚、泰国,走访海外侨社、侨领,拓展海外联谊渠道,助力推动济南市与东南亚国家友好交流和经贸合作。在泰国举办山东(济南)—曼谷经贸推介会,设立“济南市双招双引泰国工作站”,为助力企业“走出去”奠定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提档行动
以统战力量推动共同富裕
开展“千企兴千村”行动。开展“千企兴千村”行动示范点观摩交流活动,动员工商联会员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开展产业帮扶,促进共同富裕。加强济南市东西部协作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促进两地企业家沟通。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先后赴甘肃省临夏州开展帮扶交流,为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开展捐赠。
开展“智荟乡村促振兴”“知联乡村行”“行走乡村”等行动。7个民主党派市委会分别与7个行政村、9个产业项目结对共建,采取“村居结对+项目结对”形式,集中连片打造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组织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阶层人士,开展“知联乡村行”“新智聚济·行走乡村”等活动184场次,为持续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献智出力。
开展“和融·振兴”行动。印发《加快推进全市民族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制定《推进民族村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结合市农业农村局“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民族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与周边村连片发展、融合发展,打造张坊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省级产业品牌集聚地,带动当地含民族村在内的17个村约5000人就业。
实施创新驱动提能行动
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深化新生代企业家卓越传承工程。协助市委召开全市新生代企业家座谈会,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梳理吸收企业家意见建议,及时研究解决。承办新生代企业家起步区参访暨鲁闽浙新生代企业家“泉城行”活动,为鲁闽浙新生代企业家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承办新生代企业家走进高校创业就业宣讲活动,通过企业家讲述创业就业故事,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组建“校地企”创新联合体。组织开展多场次校企对接活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40余项。精选山东大学等9所科研能力强的驻济高校与10家民营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攻关,推动实现合作项目20余项。面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征集科研项目成果630余项,推进30余项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完成对接。举办济南市“校地企”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由市委统战部、市国资委、市民营经济局牵头成立“校地企”创新联合体,深度聚焦全市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发展需求,推动实现校地企“三向奔赴、聚智赋能”。
助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展民营企业家素质能力培养提升行动,引导他们按照新发展理念谋划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目前,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35次,累计培训1900余人次。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天宇 通讯员: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