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银行服务大局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山东金融监管局有关工作要求,更好地展示城商行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坚守职能定位,强化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新成效,山东省银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山东银行业城商行新闻媒体一线行”宣传活动。近日,宣传活动走进东营银行。

11_副本.jpg

东营银行自2001年合并重组市城市信用社以来,历经数次蜕变与飞跃,已成为一家具有鲜明特色与强劲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截至2024年9月末,全行资产总额达2238.59亿元,较年初增长205.57亿元,增幅10.11%;各项存款1857.81亿元,较年初增长151.52亿元,增幅8.88%;各项贷款1323.92亿元,较年初增长164.70亿元,增幅14.21%。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9.17亿元、经营利润20.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2%和22.99%,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稳健发展。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4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东营银行位列第542位,较上年跃升42个位次。

一组组翔实数据背后,是东营银行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一件件鲜活案例和一项项务实举措身后,彰显了东营银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

当前,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齐鲁大地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东营银行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地方法人银行,东营银行紧紧围绕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根据省市战略安排和监管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截至9月末,东营银行在支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累计向9.9万户相关企业发放贷款339.06亿元,较年初增加95.65亿元,增速39.29%。

推动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是中央赋予东营的重大使命。东营银行主动对接有关部门企业,为盐碱地发展量身定做了全流程金融服务方案。位于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接了区域内绝大部分改造工程,发展前景良好。获悉企业融资需求后,东营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特点,为其办理9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后期进一步为其办理3亿元项目贷款,为企业技术研发、基础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充足支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少不了绿色信贷支持。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承建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是全区唯一集中供热热源。自项目建设以来,该公司实现了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设计并同步投入运行,切实履行了绿色环保型热电联产企业的责任。根据其业务需求,东营银行积极制定授信方案,在保证授信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审批速度,仅用3个工作日,成功为企业办理发放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为港区绿色建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贷支持。

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东营银行还成立绿色金融工作专班,全面统筹协调并督导推进全行绿色金融工作,积极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绿色融资方式,发放全市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和排污权抵押贷款,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绿色金融业务不断蓄力,企业绿色转型从中受益。“自从2021年给我们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以来,在几年绿色贷款的持续支持下,我们快速扩大生产、技术升级,真正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东营银行的重点绿色贷款支持企业——东营市港城管网有限公司企业相关负责人向东营银行发出由衷感谢。

得益于绿色金融多方推进的整体机制,东营银行实现了绿色信贷业务的快速增长,为当地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金融活水,贡献了绿色金融力量。截至9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69.65亿元,较年初增加46.56亿元,增速201.69%。

执金融之笔,蘸奋进之墨,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乘势而上的东营银行,正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充沛新动能。(张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