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青岛开幕

6月26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山东青岛开幕。

图片1.png

▲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青岛开幕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主席翁孟勇主持开幕式并讲话。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戴东昌,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平、交通部原副部长胡希捷、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王书瑞、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卢杰、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解宏劲、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同军、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何建中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全国各省交通主管部门、交通建设和投资企业的领导、专家,有关高校的学者、教授,来自多个国际组织及5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社团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交通科技工作者。

翁孟勇在讲话中指出,大会从2017年创办至今,已经经历八年历程。这八年,正是世界交通科技、中国交通科技突飞猛进的八年。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与交通技术融合正在极大影响着交通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低碳化已成交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构造一个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经济、绿色、包容、韧性、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已成为广泛共识。本次大会主题为“变革中的新交通”,突出了发展变化中对技术创新的新要求。内容设置上,围绕交通与能源、交通与通信、智慧交通、智慧航运、低空交通、轨道交通等领域,开设了主旨报告及100余场平行论坛,还有特色活动、科技成果发布、墙报分享等多种形式。

解宏劲致辞表示,近年来,青岛市在轨道交通、智能港口、智慧出行等领域开展了一些前沿探索,取得了一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例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设计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经连续10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未来,青岛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继续推动交通运输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进一步加强全球交通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统筹布局低空经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推动更多“青岛制造”和“青岛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开幕式后,5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知名专家分别围绕中国智能高铁,绿色航运技术发展与展望,飞行汽车与智能空中交通,澳大利亚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韧性及可持续发展,跨海交通集群工程高质量建设探索及实践,分享了前沿交通科技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智能”“低碳”“韧性”“可持续”“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等创新理念与交通逐渐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本次大会继续关注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领域最新科技探索与实践,组织了诸如“中澳可持续交通发展论坛”“公路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新一代低空和城市自主式交通系统论坛”等极具特色的主题论坛。大会成果发布会将共计发布16项科技成果。

大会为期4天,围绕“变革中的新交通”这一主题,通过平行论坛、成果发布、专项活动等形式,深入探讨交流相关学术、技术及国际合作等话题,为变革中的新交通献计献策。今年,大会由6个国家级权威学术机构共同主办,学术性、引领性和前瞻性,成为大会最为鲜明的特色。(张林 潘永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