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提到,2023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加力提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突破24万辆;2024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深化年”,要推动比亚迪等龙头车企产能爬坡,全力推进比亚迪二期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济南起步区当前正聚焦“6+4+2”产业主攻方向,着力打造“八个一”产业生态体系。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作为“6”大主攻方向中智能车产业的重点项目,是济南起步区招引落地的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引爆型重大产业项目。比亚迪作为智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极大带动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比亚迪济南基地首台整车下线,不仅是起步区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高质量迈出地坚实一步,也是济南实施工业强市,推动黄河国家战略在济南落地生根、全面起势的生动实践。
项目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街道,是2023年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一期占地3623亩,总投资150亿元,总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配套电动总成、电机、汽车饰件、车灯等零部件厂房,以及生活、办公、仓储、生产辅助配套等设施。项目二期将于2024年年底前投入使用,主要建设核心零部件生产车间及世界级赛车体验场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文化打卡地、比亚迪品牌及技术实力一站式体验基地。
比亚迪项目在起步区从2022年当年建厂、当年整车下线,到2023年产能不断攀升,引领济南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强势崛起,背后是省市大力支持和起步区全力以赴的服务保障。
为确保比亚迪济南基地首台整车如期下线,起步区单独针对比亚迪项目成立智能车服务专班,秉承靠上办、马上办、全程办的思路,组织各部门业务骨干,为比亚迪开通绿色通道,做到了供地即开工、开工即配套、建成即使用。专班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针对比亚迪在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责任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宿舍楼建设、设备进场、厂区供水等8个紧要问题很快得到及时妥善解决。此外,针对比较棘手的铸造产能指标问题,多次与省市工信部门、省铸造协会、有关企业对接,赴潍坊、平阴等地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完成产能置换协议的签订。
如期投产,硬件是基础,人力资源是保障。随着比亚迪工业园区的飞速建设,预计用工人数超2万,人员招聘成了摆在比亚迪面前的一大难关。“当时招聘真是着急啊!幸好有起步区管委会帮我们在线上和线下进行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了比亚迪的用工需求,现在每天来面试的求职者都有七八十位!”济南比亚迪工业园招聘专员李宝青说,“现在用工需求基本能满足需要,我们相信在管委会的帮助下,企业产能爬坡的用工保障不成问题”。目前项目现有职工1.3万人,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带动就业岗位3万多个。
目前,项目一期产能不断提升,主要生产车型为海豚、宋L、腾势N7。随着二期项目加快推进,济南比亚迪项目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产业链带动和制造业“蓄水池”作用,助力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落地,引领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迈上千亿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