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轮集团:建成数字化轮胎智能工厂,实现产业链资源最优配置

6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场民营企业家见面会,邀请四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主题进行见面交流。

图片 1

赛轮集团创始于2002年,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成长起来的一家轮胎企业,也是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产学研基础和产业链优势。赛轮集团以“做一条好轮胎”为使命,始终专注于基础研究和新材料应用。目前,赛轮集团已经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轮胎、卡客车轮胎、非公路轮胎三大成套轮胎制造技术体系,赛轮集团在全球拥有七大生产基地,十大营销中心,成长为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轮胎企业,为全球的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轮胎产品与服务。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华介绍,赛轮集团与青岛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建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打造行业内科技研发和创新管理平台,具备产业链协同和产学研合作的优势,赛轮集团注重科研攻关,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实现突破。

创新的关键还在于人才,赛轮集团以“信任、尊重”为核心价值观,提出“允许创新犯错误,不许技术不创新”“为创新失败者埋单”等理念,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引进了一批世界橡胶轮胎领域顶尖知名学者,凝聚起一支包括信息控制、机械、橡胶、轮胎行业权威专家和技术骨干的人才队伍。

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的攻关,成功实现了化学炼胶技术的关键技术突破,颠覆了多项行业传统理论,并得到了国际权威杂志《国际轮胎技术》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一技术制备的橡胶新材料被誉为“液体黄金”。赛轮集团应用这一新材料生产的轮胎产品,其综合性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能够同时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提升抗湿滑和耐磨性能,打破了困扰世界轮胎行业一百多年的“魔鬼三角”定律。

图片 2

今年2月16日,赛轮集团的“液体黄金”轮胎正式在国内上市,定位高端品牌,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正在加速推出新的型号。强大的产品力是品牌力的前提,赛轮集团目前正在构建和产品力相匹配的品牌力,希望能让更多的车主早日使用上液体黄金轮胎,体验高科技带来的价值。

同时,赛轮集团还围绕产业数字化做许多工作,刘燕华介绍,赛轮集团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走出一条信息化带动轮胎行业转型升级的道路。集团1997年就提出“只有控制到位,才能管理到位”的管理理念,这是赛轮集团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思想。

经过近20年沉淀,赛轮集团在2020年发布了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促进传统橡胶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资源最优配置和制造模式创新。围绕智能制造,“橡链云”平台纵向上实现了所有工序的“人、机、料、法、环、测”全面互联,目前在海量互联方面已经实现99%以上设备的互联互通;横向上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互通,平台现已入驻3200余家供应商、2000余家经销商以及70000多家门店。

依托“橡链云”,赛轮集团具备了模块化、标准化、平台化的快速推广复制能力,投资新建工厂成本、建设周期、用工数量均大幅降低。借助“橡链云”平台打造的数字化轮胎智能工厂,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创新服务模式。以制造成本、效率和质量为例,与2015年相比,2022年赛轮集团的单公斤制造成本下降12%,人均产出提升26%,综合不良率下降39%。此外,依托“橡链云”平台,赛轮集团正在加速落地数字化转型,通过全业务流程端到端打通,搭建大数据平台系统,一个平台,一套数字,通过数据洞察业务,提升运营效率和决策效率。2021年,“橡链云”平台获评工信部首批《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2022年,赛轮集团入选工信部首批30家数字领航企业。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何颖曦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