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内蒙古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盈利122.5亿元

2023年,内蒙古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盈利122.5亿元,同比增盈50.7亿元,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回眸2023”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大鹏如是介绍。

吴大鹏介绍,过去一年,内蒙古深入推进国资国企“突围”,在提升发展质效上实现新突破。制定形成突围工作“1+N”方案体系,确定“率先突围、逐企突破”的工作思路,推动理念、机制、能力、作风等方面全面转变。大力优化布局结构,深入实施“四个一批”,推动各类资源向重点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推动能源、电力、稀土等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努力打造“蒙字号”国企新标杆。2023年,监管企业资产总额9787.9亿元,同比增长9.7%;完成营业总收入2836.4亿元。

过去一年,内蒙古国资委持续深化价值创造、示范创建和“双百”“科改”行动,北方稀土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包头稀土研究院被评为全国20户改革标杆企业之一。同时,聚焦新产业新业态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发力,乌兰布和沙漠120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引绰济辽”二期工程、呼和浩特新机场高速、包银高铁、集大原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年完成投资886.15亿元,同比增长36.6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88.62亿元。

据了解,内蒙古国资委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研究制定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开经理层成员市场化选聘,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企业集团总部实现全覆盖,子企业覆盖面超过80%,新进员工实现100%公开招聘。对管理人员实行“揭榜挂帅”“岗级分离”,“破格”将优秀人才选拔到管理岗位,将高指标、强约束压给企业管理人员,真正形成新型经营责任制。

下一步,内蒙古国资委将深入实施国资系统“突围”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完成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中展现国资国企更大担当作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