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山坳,鄱阳县田畈街镇九湾村的300多亩油菜田仿佛披上了金甲。
村民王泽里蹲在地头,指尖轻触初绽的油菜花苞,脸上漾开笑容:“前年这会儿还愁卖不上价,今年订单已排到丰收季!”
这片金色花海背后,是一场由上饶银行驻九湾村帮扶干部发起的“油菜变革”。
油菜长势喜人。毛顺标摄
锚定特色:把“闲置田”变成“聚宝盆”
“乡亲们,咱们种的不是普通油菜,是‘金疙瘩’!今年咱们还要再扩种100亩!”2024年秋后的村民大会上,帮扶干部毛顺标激情动员。
据了解,上饶银行驻点帮扶以来,工作队便带着“帮群众找路子、让土地生金子”的目标,与村“两委”积极商讨九湾村的致富之路。除了在物资和资金方面给予帮扶外,始终在思考如何开展“造血式”帮扶。
九湾村山多地少、地势高、光照足、生态好,适合发展种植业。针对九湾村这个特点,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经过讨论,决定利用冬闲土地大力发展油菜种植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找准目标后,驻村工作队立即行动,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制定了油菜种植项目进度排期表,对油菜产购销全流程进行了合理规划。
2024年10月,驻村工作队组织村内种粮大户召开九湾村油菜种植项目动员会,会议讨论通过了油菜种植方案,并将300亩种植任务分解到各村小组,经过广泛宣传动员,村民参与热情高涨,种植主体和田块也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农机人工齐上阵。毛顺标摄
破解难题: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油菜籽收获后,可以直接拉到合作社卖,完全不用担心销售问题。”看着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变成了手中的“红票子”,九湾村种植户王泽里笑得合不拢嘴。
面对村民“种了卖谁去”的疑虑,驻村工作队跑遍省内粮油市场,带回了“订单种植”的新模式。
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民吃下“定心丸”。更妙的是,合作社统一为种植户购买油菜政策性农业保险,如遇灾害天气也能做到保本。
“现在咱只管甩开膀子种!”种植大户王婶笑着说,“连我家老头都承包了15亩地。”
帮扶单位上饶银行,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渠道优势,积极联系、争取支持,推进消费帮扶,助力九湾野香菜籽油“出村进城”,进银行网点、进员工食堂。
据悉,2025年驻村工作队累计帮销菜籽油1.6万余斤,销售收入超2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2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超5000元。
菜籽油成品展示。毛顺标摄
品牌赋能:让“乡土货”走向“大市场”
驻村工作队深知,单纯的菜籽油销售利润薄,要让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卖产品”向“创品牌”转变。为把九湾村油菜种植产业打造成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驻村工作队深入分析研究商超畅销菜籽油的产品特色、包装亮点和目标客群,认真核算菜籽油成本,并结合九湾村所产菜籽油特点,与设计公司多次沟通交流,选定菜籽油外包装。
“金黄透亮的菜籽油装进精心设计的油瓶,再加上精心包装,档次提上来了,价格也高了几块钱。”驻村第一书记柳多根说,出于产品的长远发展考虑,驻村工作队还协助合作社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商标知识产权,全力打造“九湾野香”品牌,让九湾菜籽油从“无牌无标”的乡土货,变成“有身份”、有品质的正规产品。
如今,消费帮扶已成为上饶银行驻村帮扶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据统计,自2023年开展消费帮扶以来,驻村工作队累计帮销九湾野香大米和菜籽油近36万斤,合作社销售收入超141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近18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超1.5万元,联农带农效益显著。
“村集体经济增收,村委会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民生实事中去,就能为百姓解决更多的急难愁盼问题。”九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新说。
夕阳西下,金色的油菜花海在微风中泛起波浪。村民们聚在村口老樟树下,盘算着今年的收成,聊着村里的变化。从“愁销路”到“订单爆”,从“卖原料”到“创品牌”,从“集体经济空”到“民生实事多”,上饶银行驻村工作队以金融之力、务实之举,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真正成为铺就九湾村乡村振兴的“黄金路”,也为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