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于都县解放社区入户宣传惠民政策时,居民张老伯笑着分享了他的喜悦:“现在一个月可以领到低保金980元,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据悉,于都县将“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作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重点推进。截至8月底,全县已拨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特困儿童救助等各类困难群众补助资金2.29亿元,较同期增长3.24%,惠及42.8万人次,稳稳托住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困有所扶”只是于都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小小缩影。2025年以来,于都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保持较高的财政支出强度。截至8月底,全县民生支出累计完成35.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重点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教育和医疗资源供给、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切实推动民生福祉提质增效。
民生投入力度这么大,钱从哪里来?于都县财政局预算股负责人介绍,县里坚持过“紧日子”,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2025年预算安排资金49.3亿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民生类财政补助资金28亿元,用于农村校舍安全保障、现代教育质量提升、困难群众救助等;发行项目建设类专项债券2.27亿元,其中1.64亿元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城区燃气管道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民生工程,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切身得到实惠。
民生资金不仅要“投得足”,更要“管得好、用得准”。对此,于都县着力加强资金监管,将重点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财政年度绩效评价计划,同时按照来源清晰、账目可查、过程可控的要求,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强化民生项目资金事前事中监控和实时预警功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纠偏整改,针对惠民惠农等民生资金异常数据,常态化开展线下重点核查,全过程跟踪资金预算安排、拨付、使用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在“阳光”下安全、高效运行。(叶生章 谢溦 华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