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永修:绘就“候鸟经济”生态画卷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九江永修县充分依托湿地候鸟资源禀赋的优势,走出一条以“候鸟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多方合力抓保护,共筑候鸟经济向“绿”而行。永修聚焦全覆盖生态修复,严格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争取中央专款专项资金,通过实施完成生态补水、湿地整治提升等工程,2717名周边渔民由“下岸捕鱼”变“上岸护鸟”,打造出一座天然式“候鸟食堂”。建立全天候巡护救护,永修立足“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保护,天空:广泛运用5G视频、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建立湿地候鸟保护监控系统;地面:组建“候鸟救护三方联勤机制”,县公安局、湖区保护站、卫生院联合设立“候鸟救护中心”——白鹤医院,为候鸟提供24小时备勤保护,为候鸟越冬创造温馨家园。

健全全流程司法保障。针对候鸟保护“定责难、跨区难、协作难”等问题,永修成立了全国首家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划的鄱阳湖环境资源法庭,整合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力量,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突击巡查,形成了从立案、侦查到审判、执行的“一条龙”格局。

多条路径增价值,催生候鸟经济向“绿”而生。永修主动“寻路”,创新管理模式,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主动向外“求学”,县委主要领导带队赴上海青浦、浙江桐乡等地,学习“两山”理论转化“样板”,通过成立吴城候鸟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了“投、融、建、管”一体化运作,吸引了远洲旅业、乐体教育等一批社会资本成功入驻,高标准建设了鄱阳湖生态文明会展中心、云帆营地等地标性景点。

永修求问“铺路”,提升品牌内涵,抓好调研成果转化,专门组建吴城候鸟小镇运营专班,邀请民俗专家、当地老党员、群众进行交流探讨,推动候鸟文化与“吴城排工号子、丫丫戏、建昌锣鼓”等本地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集观鸟休闲、文商汇聚、会馆展示、民俗荟萃等一体的吴城排工巷历史文化街区,再现古镇“一镇六坊八码头九垅十八巷”的鼎盛格局。

做美“道路”,实现人鸟和谐。永修秉承“不破坏一寸湿地,不毁坏一片林地”原则,将候鸟小镇生态保护区全部划入禁建区,最大程度减少对候鸟的干扰,创新采用“就地取材、循环利用、自然造景”方式,精心打造了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三大观鸟平台和世界最长的竹制栈道,做到自然与景观浑然一体。

多元融合强动力,助推候鸟经济向“绿”而兴。永修以鸟为友,增强研学感染力,聚焦学思践悟,携手40多家旅行社、研学机构共谋文旅合作,因地制宜开发湿地生态、自然科学、田园耕种、生活美学、自然游戏等多样化课程体系,形成以研促学、以研促宣、以研促护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研学人数超3万余人次,创收近500万元。

以鸟为媒,扩大活动影响力。永修聚焦以学促干,结合已有品牌效应,推出“1+3+N”系列活动,即:巩固拓展“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常态化举办“国际观鸟大会、半程马拉松赛、汽车场地越野争霸赛”三大明星赛事,创新推出最美水上公路越野狂欢节、候鸟音乐节、焰遇吴城等N项活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永修县吴城镇共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5亿元。

此外,以鸟为钥,激活富民源动力。永修聚焦推动发展,实施“党建+观鸟经济+农户”深度融合,以党员示范引领,带动农户实现“观鸟致富”,逐步形成“鸟导、餐饮、销售、民宿、康养、露营、采摘”等一体化的旅游服务,新增农家乐、农家客栈达40余家,培育鸟导116名,带动千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吴城镇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5万元,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蔡浩 郑文斌)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周琦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