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简称:扬州公积金中心)致力打造“五心融合 聚金惠民”党建品牌,推动政策、业务、服务、数字化各方面的统筹融合,将党建引领、品牌支撑转化为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守制度初心,大力拓展制度受益范围
坚持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面为工作主线,在不断加大扩面工作力度的同时,不断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公积金机制,以公平惠民的政策触动更多群体参加公积金制度。
截至2025年10月末,全市归集总额为1293.27亿元,提取总额为904.66亿元,为近24万户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总额644.01亿元。全市累计新增灵活就业人员2.21万人,向800余户灵活就业人员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近3亿元。累计上缴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15.89亿元,2025年因核算体系调整,再次上缴财政21.78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安置、城市危旧房改造等。
优化政策同心,积极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围绕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调整和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持续阶段性上调贷款最高额度,降低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出台实施绿色建筑、改善型住宅、“以旧换新”、多子女家庭等贷款支持政策组合措施;开展提取支付加装电梯、提取支付首付、异地贷款、商转公贷款等惠民业务。
率先改革资金竞争性存放机制,构建资金投放与受托银行服务地方经济贡献深度绑定的评价体系,在资金安全前提下有效放大了资金社会效益。今年以来,已累计安排竞争性存放资金46亿元,直接联动中标银行2024年度新增本地对公贷款超95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58亿元、制造业107亿元、科技企业13亿元、普惠小微贷款100亿元;直接联动对本地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授信250亿元,发放208亿元,资金撬动作用凸显。
秉持智慧匠心,全速领跑行业数字化发展
作为全省深化“智慧公积金”建设唯一试点,扬州公积金走出了一条具有扬州特色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全市公积金超95%的业务线上可办,微信公众号完成实人认证的职工超65万,累计在线办结各类个人业务90万笔,在缴职工线上业务使用率超过95%,个人提取业务平均40秒办结。首创贷款“一件事” 线上集成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达成公积金贷款办理全流程“零提交”“零跑动”,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最快1小时内。
扬州公积金中心数字化建设先后荣获“大运河杯”数据开发应用创新大赛数字政府赛道一等奖、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能科技赛道)三等奖、“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中国互联网协会“2025数字政府创新管理单位”、国际数据管理协会“数据治理最佳实践奖”等多项高层次荣誉。
强化服务暖心,用情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开展“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服务提升行动,为“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贡献公积金力量。
推出延时增时服务系列便民举措,近三年累计办理预约服务2.3万笔,延时服务1000多人次,周六和节假日增时服务共办理线下业务8000多笔、线上业务2万多笔。公积金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星级服务岗、首批“长三角住房公积金‘鑫先锋’”。
微信公众号政策解读、公积金小讲堂等推送年浏览量超60万人次,政策服务直播活动吸引观看近21万人次、点赞近7000人次、留言互动2000余条。坚持每年组织业务技能、服务礼仪等培训和比赛,强化岗位练兵和考核,不断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坚持固本正心,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用心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公积金干部队伍。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中层干部上“讲坛”,年轻干部赛党课,鼓励学用并进、思行结合,贯通党建引领业务服务的渠道。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教育,通过集中谈话、“鑫青年”廉政教育、全系统警示教育,加强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
全系统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等10多项“国字号”荣誉,蝉联5届江苏省文明单位,近两年连续获评“扬州市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先进集体”。(杨粉梅、吕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