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藏万象 善治润民心

方寸之隅,可纳万象民生;心容万象,何惧方寸之狭?这方寸之地,装下的是整个街巷的心跳,承载的是基层治理的温度。——题记

溧阳市溧城街道创新打造“善治溧城”数字平台,全面推动基层工作“精细化治理”与“精准化服务”水平升级。作为基层治理试点的“先行者”,后街新村社区始终把为“为民谋福、为民解忧、为民赋能”刻进治理初心,将“枫桥经验”从“抽象概念”转化为“鲜活注脚”,再落地为“具体实践”。生动诠释出“一隅方寸间”淬炼“治理智慧”,“万家灯火处”解码“为民初心”。

方寸之间践初心:屋里365天“惠民七彩屋”

后街新村社区以党建品牌“七彩屋”为引领,打造“党建+网格”深度融合模式,让第二网格党群直通站(七彩屋惠民服务驿站)这个隐匿于小巷的“微阵地”,成为服务群众的“大舞台”。近两年来,“七彩屋”坚持365天不打烊,用“日常琐事”温暖“一老一小”等群体。2024年8月提档升级后,两间合计不足五十平方米的小屋,通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让居民出门即享家外之“家”的温暖。对老人,它是“老有所依”的家园:这里有健康义诊的叮咛、理发推子的声响、修脚师父的呵护、小家电维修等服务;对孩子,它是“成长启蒙”的课堂:这里开设暑托班,开展“小小网格员体验活动”,孩子们跟着网格员“扫楼”、聆听党员志愿者“讲党课”等活动;对户外工作者,它是“加油续能”的港湾:夏有“清凉补给”,冬有“暖心物资”,雨伞、充电器、急救药箱等常备物品;对特殊人群,它是“精准帮扶”的流动驿站,社区联合医疗团队主动上门服务,代买代办、康复辅助、节日慰问等暖心服务。

截至目前,“七彩屋”累计惠及居民超27000人次;送去米、油、牛奶、衣物等生活物资4410 份,其他物资710份;暑托班开设58课时、配套18次活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66场等惠民服务。

走街串巷系千户:屋外24小时“流动守护网”

“七彩屋”的温暖绝不囿于院墙之内,更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社区联动多方力量破“民生痛点”解“生活难题”。针对“停车难”,合理规划280个停车位、针对“充电难”,新增200余个非机动充电桩、针对“晾晒难”,安装80处晾衣架。同时,组建由网格员、楼道协理员、下沉人员(机关事业人员、综管队员)、物业等力量的基层治理队伍,用“脚步丈量辖区”,织就“24小时流动守护网”。

这支队伍个个都是“全能ACE”。作为“矛盾纠纷调解员”,截至目前累计处置1151起矛盾纠纷;作为“民生实事服务员”,上门协助476名高龄老人办理意外保险、帮71位行动不便老人申请尊老金、为126位老人对接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安全隐患排查员”,他们更是脚步“不停歇”发现问题“即刻处置”。针对老旧小区非机动车“飞线充电”这一“老大难”问题,社区立足实际,摸索出“四个到位”治理法。一是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宣传栏、网格群、入户讲解传递安全知识;二是为民服务到位,新增充电桩,从源头解难题;三是严格整治到位,联合消防、城管开展“限期自纠”行动;四是长效管理到位,治理队伍开展每日巡查,并零飞线楼道评比活动。原本不配合的居民,在治理队伍的耐心引导下转变观念,还主动成为“宣传志愿者”,助力“飞线充电”治理工作。飞线充电户数从最初120户逐年下降,截至2025年已近乎为零。

党群同心汇众力:全员全域智治“幸福共治圈”

溧城街道始终将党建作为“红色引擎”,推动治理效能提升。一方面,持续优化“善治溧城”APP,构建“需求发现在网格、资源整合在社区、问题解决在基层”的闭环治理模式;另一方面深耕“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双管齐下,在吃透“儒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定“社区领导-社区书记-网格长-网格员-楼道协理员”五级组织架构,让治理力量直达基层末梢。

作为“幸福共治圈”的关键抓手,“善治溧城”APP既是数字化治理“中枢神经”,也是推动基层工作落地的“神经保护剂”。线上,下沉人员、网格员通过APP完成巡查走访、案件上报、诉求收集等,楼道协理员、群众也能通过“码上报”反馈问题。APP实时更新的工作动态与任务清单,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都负责”。线下,街道建立“会商会办”机制,针对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难题,组织下沉人员与群众“双向奔赴”。比如城河梢花园小区“小门治理”事件:此前,居民受“停车难”“出行绕路”困扰,私自开“简陋小门”,存在安全隐患且车辆乱停堵塞通道。后街新村社区通过 APP 收到反馈后,立即联合下沉人员、物业、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确定“规范改造小门”方案。随后拆除简陋设施,重装并引入人脸识别系统,既满足居民“便捷出行”需求,又保障“小区安全防线”。这场“小门变革”既解了民生难题,更让“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未来,溧城街道将继续执“善治之笔”,蘸“为民初心”之墨,践行“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治理目标。一方面,优化“善治溧城”平台覆盖范围与功能,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另一方面,打造更多后街新村社区式“治理样板”,推动“善治”理念从“试点开花”延伸至“全域结果”,激活老城区“活力”、绽放新城区“光彩”。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生生不息,共绘品质溧城的锦绣画卷。(邹迪)

顶部